零玖小说>穿越重生>九零之学霸人生>第61章 志愿

  这时候的高考时间还没有改到六月, 高温炎热再碰上考试,叫不少学生心力交瘁,因此, 这几天又有了一个“黑色7月”的别称。

  全国各地绝大多数高三学生,也即将迎来那场或许将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考试。

  一年一度的高考, 正式开始。

  慕之云也跟着参加考试的学生,一同走进了气氛森严的考场。

  毫无疑问, 每年高考都是一件被全民关注的大事情, 清场清路, 甚至要求夜晚居民区附近消除噪声,这都是基本操作,还有早上送考的的士,以及校门口围着的一圈圈家长, 无一不说明, 高考很重要。

  对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 辛辛苦苦读了12年书, 不也就是为了这么一天嘛。

  说是光宗耀祖也好, 说是彻底解脱也罢, 仿佛只要考好了这一场,人生就真能飞黄腾达,走上一条彻底不一样的路。

  反正所有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么告诉孩子们的。

  至于究竟对不对……总归要等考完了再说。

  考试还没正式开始, 就已经有人慌得满头大汗,也不知道究竟是热的还是因为太紧张。

  慕之云正坐在考场里,头顶的风扇呜呜吹着, 监考老师在台上大声提醒考生们注意考试规范, 还有另一个巡考老师在座位间来来回回的走着, 就跟一条警惕的猎犬一样。

  然后就是发试卷, 清点题目,在规定位置里写上姓名学校,最后,正式开始考试。

  慕之云飞快的浏览了一遍语文试卷的试题。

  就……比模拟卷还要简单!

  只有作文看起来还有点意思,题目关于记忆移植的,能写的范围很广。

  而且,她的重生,不知道是不是也算一种记忆移植?

  上辈子死了,转眼又回到小时候,还带着一段关于未来的记忆——其实慕之云也不知道,重生回来的究竟是她的灵魂。还是仅仅只有一段记忆。

  但那又怎么样呢,有这次机会,好好活着就好了。

  慕之云收敛心神,开始在答题纸上运笔如飞。

  头十道选择题都很简单,基本一眼扫过就知道答案了。

  文言文选的是《北齐书循吏苏琼传》里的一段,慕之云早就背过,同样没有感觉到丝毫的难度。

  选择题里的现代文理解是一篇关于冬眠的科普文——慕之云一样也背过。

  阅读理解的大题选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摘选了其中一段慷慨激昂的文字,毫不意外,慕之云也早背过了,甚至连带着还背了几篇相关的赏析文章,所以答起题来,压根就不用想。

  后面两道改写和提炼要点,对慕之云来说也同样没有丝毫难度。

  前面的所有题做完,她总共才用了15分钟。

  然后,就到了作文部分了。

  慕之云又对着那篇作文题发了一会呆,然后简单在草稿纸上列了几条大纲,就直接开始提笔写了起来。

  她认真考试的档口,并不知道,台上两个监考老师窃窃私语,说的就是关于自己的事情。

  “报纸上说的那个奥数金牌考文科的,好像就在咱们考场。”一个监考老师说。

  “是哪个?”另一个马上好奇的问道。

  监考老师努努嘴:“第二排第三个,那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女生就是。”

  “这个考生看起来顶多十三四岁吧。”

  “听说今年是14岁,跳了好几年的级,数学特别厉害,就是不知道其他科目是不是有一样的水平。”

  因为考场有规定,监考老师也不能频繁说话,所以简单的几句交流过后,两个人就没说话了,继续认真巡考。

  不过稍微年轻点的那个老师没忍住,特地走到慕之云的座位旁边,专门去偷看了几眼。

  他转了一圈,回到讲台以后,对着同事摇摇头,低声说:“看起来不太行啊,这作文水平,顶多算是中等生。”

  原本一篇可以写得文采斐然的作文,竟然被这个女生写成了记忆移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全篇都是大段大段的科学论述——这老师甚至担心,阅卷老师究竟看不看得懂。

  反正他是没怎么看懂。

  而且写得还干巴巴的,语言十分枯燥。

  倒也不是说这种写法一定不对,但是很显然,分数肯定不会太高,阅卷老师判断,这篇作文的得分段应该在40-45之间,没跑题,但是也没有太多惊喜。

  “这明显就是一个学理科的孩子,跑来考文科干嘛呢?”阅卷老师忍不住又摇摇头。

  然后考场重新安静下来。

  一个小时以后,这篇关于记忆移植的论文——不对,作文,终于写完了。

  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还剩半个钟头,慕之云又用了十来分钟从头检查了一遍,然后就提前交卷了。

  试卷交上去,另一个监考老师也好奇的看了一眼她的作文——压根看不懂。

  其实慕之云并没有用太过高深专业的用词,头几段也还好,但是到了文章中后段,大段大段的医学名词堆砌在一起,实在就太劝退了。

  “她好像真是在论述记忆移植的可行性……”这个监考老师也是一脸无奈,“她不是奥数金牌得主吗?怎么又研究起医学来了?这种文章交上去,40分怕都算高的吧。”

  语言是通顺的,也不算跑题,但是阅卷老师都看不懂,就实在有点过分了。

  “可能这些天才想的,跟我们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吧。”另一个老师也觉得好笑,“不过这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能力,还挺让人佩服的。”

  他知道有一种科幻小说的类型叫硬科幻,就是通过严格技术推演预测未来。问题是,就算是硬科幻,那也是有文学性和趣味性的,不像这篇作文,纯粹得就像一篇科学论文——对了,就是论文。

  “这学生大概是把作文当论文写了。”监考老师对视苦笑了一下,然后默默收好了试卷。

  传说中的天才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值得期待,说实话,还挺让人失望的。

  慕之云倒觉得自己考得挺好的。

  她当然也能像之前那样,按照背过的作文公式去套,然后写一篇规规矩矩的高考作文出来,或许冲不到满分,但是50分左右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慕之云突然就不愿意这样了。

  可能就跟柳木木说的那样,她好像忽然就有追求了。

  追求的不是多么高的分数,或者世人崇拜的眼光,而是能写出一篇叫她自己觉得舒心畅意的文章。

  很遗憾,她的审美跟绝大多数人对文学的审美不太一致,她更喜欢的,还是规整的科学论文。

  就算知道作文分不会太高,慕之云也觉得没什么关系——反正她的分数肯定是够了的。

  而且,就算她在努力套模板,也真没办法写出传说中的满分作文——大概柳木木还有机会冲一冲,但是对慕之云来说,这个要求就实在太勉强了。

  而且很不人道。

  慕之云就这么一身轻松的走出考场,一出校门,就看到了也不知道在外头等了多久的妈妈。

  “妈,你今天不是有个很重要的会要开吗?”慕之云几步并做一步走,飞快走到妈妈的跟前。

  “那也不能错过我宝贝女儿的考试呀!毕竟人生里就这么一次高考,”慕清笑,“你觉得自己考的怎么样?”

  “还挺好的。”慕之云笑。

  边上一个考生家长好奇问:“你们家这么小就参加高考了呀?是跳级生吧?这次语文题目难不难?作文题是什么呀?”

  “题目挺简单的,”手挽着妈妈,慕之云也显得更好说话了,“作文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

  “记忆移植?”旁边几个考生家长一愣,“这个题目可不太好写啊……”

  慕之云和慕清没有管其他人的议论,手挽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回到外公外婆家,家里早就准备了一桌子的好菜,还有不少菜特地找了好彩头,红烧小黄鱼是“越龙门”,花生莲藕焖猪蹄是“金榜题名”,还有“胸有成竹”,“硕果累累”,总之全是些好听的不得了的名字。

  “我当年高考的时候,他们也这样。”慕清在女儿耳朵边上说,声音里满满都是笑意。

  然后,慕之云吃到了她这辈子收到祝福最多的一顿大餐,只觉得满满都是温暖。

  短暂的午休过后,紧接着就是数学考试。

  这一次,她一共只花了二十分钟就把题目全部做完,但是考场不允许过早交卷,慕之云索性坐在座位上,又开始刷起了系统的试卷题。

  如今,她终于开始刷倒数第二套试卷了。

  这套卷子的难度再一次拔高,又出现了几个非常难的数学问题,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有了经验,慕之云解题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也不觉得那么费力了。

  就是在监考老师看起来,这个奥数金牌连提前交卷都做不到,看起来还呆呆傻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徒有虚名。

  考场发下来的草稿纸是不允许带走的,所以慕之云没有在草稿纸上写,而是直接用系统提供的答题板,所以在旁边人看起来,她的动作确实是有够奇怪的,甚至有些……不太正常。

  之后的政治历史,还有最后一天的英语,慕之云都贯彻了这幅古怪的做派:用很短的时间答完题,然后开始刷卷子,刷到兴起的时候,甚至还忍不住挥动一下手脚——看着就更像一个精神病患者了。

  一直到高考最后一天,所谓奥数金牌得主名不符实的说法,已经在这个考场的监考老师中流传开来,尤其这几场考试的监考老师还是随机轮换的,不少人都亲眼见证了慕之云古怪的考试方式,还有总要做到最后一刻,才慢腾腾交卷的做派。

  这些举动可一点都不像个尖子生——真正的尖子生早就提前交卷了,哪用捱到最后。

  “就连数学都是做到考试铃响,真不知道她的奖牌是怎么得到的。”一个监考老师好笑的跟同事说。

  “也不知道她最后总分能有多少,”另一个老师说,“或者她可能再重读一年?”

  “重读什么呀,还不如直接保送呢,”有人直摇头,“所以说这些孩子呀,对自己的前途实在太草率了,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又是何必呢。”

  “可不是说嘛!”

  众人摇头,似乎一个《伤仲永》就真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的眼前。

  就连那些怜悯和同情,也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意味。

  高考最后一门的结束铃响起,这一年的高考,也彻底落下帷幕。

  慕之云也写下了最后一笔——只不过不是在试卷上,而是在系统的虚拟答题器上。

  “第99套题全部完成,是否提交?”

  “提交。”

  慕之云的高考试卷被收了上去,与此同时,第一百套题目,也正式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套试卷上只有一道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又异常的难。

  “请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没有提示,没有说明,这是系统第一次,出了这么一道题。

  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没有正确答案?

  慕之云觉得,大约是没有的。

  如果只是想简单的通过,随便写两个字上去,大概也就成功完成了这个任务,获得大量的奖励,说不定还能抽到什么很了不起的外星黑科技。

  但要是往深里想,慕之云觉得,完全可以做一篇非常复杂的长篇大论出来,而且,或许还需要经常的修改和纠正——这才是人生。

  没有哪一次考试能够彻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选择也是。

  人生也并不是一条条笔直向前的大路,选择了这条,就再也无法踏足另一条。

  事实上,人生更像是一片漫无边际的荒原,有时候走的稍微顺一点,有时候可能碰见乱石滩,但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遇见什么。

  更不知道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遇见真正的宝藏。

  就算重生一回,慕之云也一样不知道。

  她甚至不知道,系统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所有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前提是知道出题者的想法或者目的。

  慕之云不知道系统的目的,于是就只能努力思考,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

  和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让上辈子害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然后呢?

  考上好大学,读一个或许还挺有趣的专业,顺便刷着系统布置的题目,完成任务,然后呢?

  她以后或许会很有钱,能买下任何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东西,甚至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然后呢?

  这些都是她真正想要的吗?或者说,只有这些就够了?

  慕之云觉得,还不够。

  她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深深的空洞,可就连慕之云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填满。

  那张空白的答题纸,或许就是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高考的考场上,所有学生离开座位,把还没来得及交的试卷留在原地。

  慕之云慢慢走在人群的最后,听着有人在讨论刚才的题目,有人讨论这一届全新的填报志愿方式,也有人计划着考完试以后的旅行。

  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慕之云觉得,这里头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浑浑噩噩的,只冲着一个分数,不管不顾的拼着。

  可是考完以后她才发现,其实真正浑浑噩噩的,只有她自己而已。

  更高的分数,更好的学校,更顺利的人生——对这些不屑一顾的自己,或许才是最奇怪的那个。

  可是她的目标,又在哪里?

  高考正式结束,接下来就是紧张的阅卷环节。

  但是社会对这场考试的关注度,才刚刚被点燃。

  之前京城的高三生,考前就填好了志愿,不管考好考坏,也只能听之任之。

  但是今年,京城教育局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填报志愿方式:考试结束,成绩出来以前,靠估分填报志愿。

  这种前所未有的填报方式,让不少人都懵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填才好。

  有信心爆棚,直接就给自己估了一个高分,大大方方填最好志愿的,当然,也有满腹怀疑,压根不敢往高里填的。

  柳木木——就是两者的结合体。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答得惊才绝艳,说不定能拿满分,一下子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漏了哪道大题,要扣一大截的分数,甚至有没有好好写名字,要是哪个开了天窗,那才是真正完蛋了。

  她伸着脖子,看慕之云很随意的估了一个720分的高分,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你确定能考这么多分?”她再三跟慕之云确认,“再说,你不是说你作文应该要扣不少分嘛。”

  “这就是作文扣的分。”慕之云对此有十足的把握。

  柳木木就彻底不想说话了。

  跟这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那你准备报哪里的志愿?”柳木木的同桌问慕之云。

  她也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要是在往年,说不定A大也能冲一冲,但是放在今年,一切都不确定起来。

  谁知道自己估得准不准,或者是不是因为今年的试卷太容易呢——面对的未知选项太多,人也更容易患得患失。

  和绝大多数地方比起来,京城已经是录取率最高的地方了,甚至就连估分填报,在很多地方也早就试行了好多年。

  但是,名校太多机会太多,一样也有烦恼。

  谁不想进更好的学校,读更好的专业呢,要是这个分数去了稍微差一点的学校,肯定是不甘心的,但要是估分错误导致滑档,那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错误。

  所以,就必须精心设计填报志愿的策略,免得等到录取的时候出什么纰漏。

  柳木木的成绩比她同桌好些——主要的问题还是不太稳定,但是A大应该是稳进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能不能选上自己心仪的专业。

  慕之云摇摇头,她还没想好呢,又去问那两个人准备读什么专业。

  “应该是中文吧,我最喜欢这个。”柳木木毫不犹豫的说。

  “我也没想好,”柳木木的同桌摇头,“我想进的专业这个分数不太稳,但是又不甘心,还是想拼一拼。”

  她和柳木木是完全截然相反的性格,凡事一板一眼,什么都希望能在自己的控制之内,问题是她虽然能控制得了自己的分数,却控制不了别人的,更加控制不了志愿填报。

  最重要的是,往年的分数线不能作为参考,她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两个人看着慕之云悠闲的模样,羡慕的叹了一口气。

  慕之云却还在抓着A大的各种院系介绍仔细研究中。

  在专业填报的可选范围上,理科是大幅度领先文科的,理科可以选的专业洋洋洒洒有几十页,相比之下文科类的少了一倍不止,看着实在有些可怜。

  首先是社会科学部。

  柳木木同桌最想去的管理或者金融,被慕之云第一个排除。

  她当然也不是嫌弃人家热门,而是真心没什么兴趣。

  国际关系,社科,法律——不行,略过。

  教育类,新闻类——社恐光是看看就忍不住皱眉。

  然后是人文学部。

  语言和艺术类的不能报,前者是因为学会一门语言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不值当专门去学,后者同样是因为没有兴趣——当然,有些专业连资格都没有,就更不用提了。

  语言文学和哲学——不行不行,就算加满了点,她的脑子在这些上头依然不太转得过弯。

  唯一剩下的,就是相对冷门的考古文博类了。

  慕之云却忍不住盯上了这个冷门中的冷门专业。

  总感觉……好像还挺有意思的。

  搞明白从何处来,是不是就更容易想清楚要往何处去?

  慕之云突然想。

  深深的地底藏着人类过去的秘密,如果想明白这些秘密,她或许就能答出系统提出的问题了吧。

  于是,慕之云在志愿填报表上,只唯一写了一行字:A大,考古专业。

  亲眼看着慕之云写上那一行字,柳木木和她的同桌都直接叫出来:“为什么填那个专业?那可是A大最冷门的,实在是浪费了你的分数!”

  要是慕之云的分数没估错,她大概率会是这一届京城的前三,甚至拿到文科状元的头衔也不例外,选择一个听都没听过,而且凭感觉就知道肯定会很辛苦的专业,实在是不值得。

  “你的分数要是没估错,填中文不也一样可惜了。”慕之云对柳木木说。

  可不是,要是真完全按照分数高低选专业,也不需要那么多纠结了,但是,那该多没意思呢,考高分,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嘛。

  “我就填这个了。”慕之云说,而且并不准备再多写几个志愿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