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改造渣王爷计划>第33章 圣上是我师兄?

  赏冬会连开三日。

  第一日上午,并未做安排。让前来参加的有学之士们在游园观景之时,彼此打个照面,互相认识、交流。下午聆听德才兼备的江南大儒们讲座。

  后两日则是君子六艺的切磋。由各位大儒坐镇,且彩头十分出人意料——六艺前三名者,可得国子监进学名额一份。

  “往年至多不过是古籍与书法大家的墨宝而已。”朱文宣听着新结识的李公子道,“听闻那国子监的十多个名额,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京城人士所提供出来的!真真是大手笔!”

  朱文宣心里一动,问道:“这六艺的头三名,难道是指每一项中的前三?”

  李公子点头,笑道:“自然。朱兄有所不知,自圣上即位后,不仅将前朝三年一考的秋闱改成每年一考,国子监今年更是新增了传授六艺的科目。”

  朱文宣惊讶的道:“在下虽早已有所耳闻,以为不过是空穴来风,竟然真有此事!”

  李公子朝上拱了拱手,语气满是敬佩:“圣上文韬武略,英明睿智!这广开恩科,大昭何愁无人可用?国子监里传授六艺的皆是名闻大昭之士!”

  朱文宣闻言心之向往,叹道:“有此明君,实乃大昭之幸!”

  李公子赞同的点头,与其他几人一同沿着湖边慢慢走着。

  朱文宣转身时,不经意朝湖对面看去,隐隐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他定睛一看,只见那人影渐渐走远。

  朱文宣疑惑的皱了皱眉,要是他没看错的话,其中一人像是小樊,只是不知道另一个人是谁。

  也许是小樊新结识的友人?他这样想着,遂丢开不提。

  下午,朱文宣终于和樊奕、何青汇合,一同前去安排了大儒讲座的兴国园。

  只是,三人行中又加了两位。

  朱文宣看向站在樊奕左前方的楚王爷与那位冷面公子,又看了看安静走在自己身侧、目不斜视的何青,一时间竟有种不明所以之感。

  他想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显然此时并不是好时机。

  几人面色各异的进了兴国园,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值得一说的是,楚王爷与那公子直接走到后方坐下,并未如他们这般坐在中央。

  朱文宣朝何青问道:“阿青,我见楚王爷有意撮合你们,你可要把握时机。”

  何青闻言,又想起今早之事,脸色瞬间如一块红布,他不敢往后看,只应了声。怕朱文宣再问,立刻转向樊奕,道:“小樊,你从用午膳之前脸色就不太好,可是遇到难题了?”

  朱文宣闻言,立即看向樊奕,果然见他兴致不太高的模样,连忙道:“若是遇了难事,就与兄长说,兄长来给你想办法。”

  樊奕看着他们目露担忧的神情,心下一暖,便道:“让兄长们挂心了,我并未遇到难事,只不过,季公子说将要与我们一路同行。”

  朱文宣:“这是为何?”

  何青:“此话当真?!”

  他们两人同时开口,彼此对视一眼,正要向樊奕问清楚,只听前方高台上传来略有些苍老却依旧浑厚有力的声音——

  “诸位才学过人之士远道而来,令这学政衙署蓬荜生辉。老夫有幸坐在此地,与诸位共同讨教,乃是圣恩浩荡!在此,老夫冒昧问上一句:诸位不畏艰辛,寒窗苦读十数载,是为哪般?”

  大儒既已开讲,朱文宣几人便停了谈论,认真聆听。

  坐在最后的季兰殊靠近自家皇兄,轻声惊叹道:“这不就是那墨家老翁?他怎么在这儿?”他转头去看皇兄,见后者一脸理所当然。于是悄声说:“皇兄可真是……居然不声不响地就请来了墨家老翁!臣弟可听说了,这墨家老翁虽是学识渊博不假,脾气却十分古怪。敢问皇兄是如何请动他来这江南学政衙署讲学的?”

  季兰承侧头看向离自己极近的俊美弟弟,心中涌起一丝无奈与阴翳——今晨那未完之事,隐隐有了复苏的迹象。

  为何偏偏是兰殊?

  他亲自带在身边,宠着养大的弟弟?

  都说坐上龙椅,当上了皇帝,整个天下尽在手中。

  可谁还能想到,他季兰承,贵为天下之主,也有不为人知的可望不可及?

  如今,他倒也能体会到佛曰八苦中所说求不得的是什么苦了。

  季兰承将所有念想尽数压进心底,伸手揽过季兰殊的肩膀,如他之前一般耳语道:“兰殊不妨猜猜?”

  耳边温热的气息萦绕,季兰殊却丝毫不在意,摇头浅笑道:“这……臣弟如何猜得到?”

  季兰承贪婪地将他近在咫尺的笑颜尽收眼底,珍藏入心。见兰殊不愿猜,他不由宠溺道:“朕给你三次机会让你猜,猜中了,朕便答应你一件事。”

  帝王的承诺,放眼这天下,多少人求而不得?

  季兰殊却是习以为常,接着摇头,“皇兄又不是不知臣弟这榆木脑袋,如何能猜中?不如皇兄偷偷告诉我,我再猜?”

  季兰承闻言,向来冷峻的玉面上露出了一抹温暖的笑意,如雪山上盛开的红莲般,迷人又热烈。

  他似是叹了口气,无奈道:“从朕这儿问出答案,再用来哄朕给你奖赏?从小到大,你就不能换个招数?”

  季兰殊耍赖道:“皇兄向来疼我,想来这次定不会让臣弟失望,皇兄以为呢?”

  季兰承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伸手戳了戳他的脑门,告诉他:“自前朝起,墨家愈见势微,如今只靠这老翁一人支撑。朕答应他,给他的几个孙子一个前程。”

  末了,忍不住如小时候般捏了捏季兰殊的耳朵,幽幽道:“可满意了?”

  季兰殊点头,飞快将季兰承所言复述一遍,笑道:“皇兄可要记得答应臣弟一件事,君无戏言,日后可不许反悔!”

  季兰承笑得惬意,“你当朕是你?”

  这件小事太过平常,季兰承并未放在心上。他习惯给予弟弟所有他能给的,无论季兰殊需不需要。

  此时的季兰承丝毫不曾想到,日后的他,将为如今这稀疏平常的许诺悔得肝肠寸断。

  然而他除了再一次如曾经无数次那般兑现诺言之外,再也无他法。

  墨家老翁足足讲了一个下晌。

  他经验老道,言辞间颇为风趣,将枯燥的道理讲得引人入胜。

  以至于日暮西山,散场的时辰已到,却无人离去。最终墨家老翁应承众人可随时上门,才一一散了。

  朱文宣三人随着人群慢慢往外走,出了学政衙署的大门,他们就见季兰殊的手下候在门外。

  朱文宣没见过这人,疑惑地看着他走近后,抱拳行礼道:“小人左一,奉我家公子之命,请几位公子与我家公子一同回去。”

  说完,指向不远处停着的宽大马车,“几位公子请。”

  朱文宣皱眉,问道:“你家公子是?”

  左一道:“我家公子姓季。”

  朱文宣与樊奕、何青相视一眼,点头道:“有劳。”

  不多时,三人走近马车,马车的门帘被撩开,露出了楚王爷俊美的笑脸,他道:“想着诸位回去不便,本……公子特意多等片刻。”

  朱文宣颇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多谢季公子!”

  他们上了车,左一立即赶着车回城。

  季兰殊看了眼自家皇兄,对朱文宣道:“想必,小樊已经与你们言明,今后本王与尔等同游江南之事。”

  三人点头,朱文宣道:“王爷身份尊贵,能与王爷同路,学生自是喜不胜收。”

  季兰殊笑了笑,道:“也是本王与小樊颇有些渊源,即有此缘分,岂能不珍惜?”

  这话一出,几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樊奕脸上。

  樊奕被他们盯着,神情倒是丝毫不变,“承蒙王爷厚爱。”

  这时,静静坐着的季兰承看着樊奕,出声问道:“你的父亲颇具才名,听闻你自小受他教导?如此一来,我也算得上是你的师兄。不如,让我考考你?”

  樊奕:?!

  他看了看季兰承,又看向了何青,震惊的想:这……岂不是我的师兄看上了我另一位师兄?

  何青也震惊:原来奉庭也曾由樊先生教导过?那奉庭是自己的师兄还是……师弟?

  他不敢再想,光是得知自己与奉庭还有这层关系,心中便泛起丝丝缕缕的甜意。

  季兰承见人愣愣的看看自己,又看看何家那小子,不由挑眉道:“怎么?可是不愿让师兄考校你?”

  樊奕有些尴尬的笑道:“您即是我的师兄,师兄的教导,奕自然求之不得。只是,奕尚有一丝疑问,还请师兄给奕解惑。”

  季兰承道:“有话不妨直说。”

  樊奕看向何青,见人将目光看向窗外,耳朵却不自觉的动了动,知道他在意,便笑道:“得知您是我师兄之前,我只有一位师兄,便是小何郎中。如今,不知你们谁是大师兄?谁是小师兄?”

  季兰承轻笑,目光落在何青身上。

  竟然还有这样的巧合,这可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他玩味的道:“我自然是你的大师兄。所以,让师兄看看你在老师的教导下,学得如何了?”

  说着,季兰承意味深长的看向何青,“考完你之后,我再考考这位二师弟。”

  “毕竟,谁让我是你们的大师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