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在古代遇上荒年>第43章 粉条吃食

  花费几日建好的小冰室, 实际就三个大冰箱那么大,想做大一点,奈何材料有限制。

  冰室建好后, 就成家里最受欢迎的地方。

  冰室的冰没有过滤, 虽然也能直接吃,但没过滤过的冰还是比不上过滤的健康, 所以蒋霄没说那冰能吃,但那些冰能用来冰镇。

  把从山里采摘水果放进去, 都不用担心水果短时间坏掉。家里多的野猪肉也能冻起来。当然,蔬菜和肉类要隔开。蔬菜水果放着冰镇, 肉类就冰冻起来。

  除了那些,煮好甜汤都能放进去冰镇, 放在冰室里面,到冰凉就能拿出来。很是方便。

  家里最高兴就是三个小哥儿。

  每日两碗甜汤,哪怕被限制不能吃太凉, 也吃的眉开眼笑,吃完甜汤还有冰镇水果吃。

  蒋霄还让家里长工把多余的蔬菜腌成酸菜,炎热天气, 酸菜最能开胃, 有了酸菜,酸菜炖肉, 酸菜鱼,酸菜小吃, 光这些菜就这米饭吃, 都能吃上一大碗。

  “这个酸菜鱼好吃, 比酸菜炖肉好吃。”

  万明夕尤其喜欢吃酸菜鱼。

  在百亩田的后面有溪流, 那里能抓到鱼, 他们去抓,别人也去抓,鱼也没多少,但他们抓的多,都拿回来冻起来,还能吃上好一阵子。

  蒋霄想着,媳妇喜欢吃,以后可以养稻田鱼。

  为了夫郎吃的好,蒋霄折腾出不少花样菜色,其他人也跟着学,几家伙食是好不少,缺粮时期,也没法常吃,又不是蒋霄家那样不缺粮食,能吃上一两顿,那几家都很高兴。

  后来,蒋霄想起还有一种食物,他看到番薯地番薯都长势不错,又想到家里最不缺红薯,红薯能做出一样美食——红薯粉条。

  他让人去挖红薯,新鲜比仓库的好,准备用红薯做粉条。

  把红薯挖出来,他让张婶她们按照他所说去做,做粉条不复杂,就功夫多。

  万明夕他们就好奇跟着转。

  “这次做的红薯吃食不会有红薯味道。”蒋霄道。

  “霄,红薯能做什么吃食?”万明夕跟在蒋霄身后问。他倒不是嘴馋,只是好奇,看自家夫君信誓旦旦,他就更好奇。

  “红薯能做什么好吃的,做来做去还不是红薯。”蒋阳见到红薯就没多感兴趣,也跟着转。

  烤红薯,红薯甜汤,红薯饭,红薯粥........都离不开红薯味道啊。

  “就是。不过,烤红薯还是挺好吃的。”南书围观,但也实在想不出,红薯怎么做都是红薯,红薯还能不是红薯?

  蒋霄没理蒋阳和南书两个,回答万明夕刚刚问题,“红薯可以做一种叫粉条的美食。”

  “粉条?”万明夕摇头,不懂。

  蒋霄轻笑,“一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嗯,粉条像面条一样的食物,味道是完全不同。”

  别问他一个搞高科技,还会做军武器的人怎么懂做粉条。经过末日前期,那会缺粮食,基地种高产量红薯土豆,吃红薯花样就多了,还把红薯做成粉条。做成粉条又嫌弃手工慢,找了相关机械,那会没人懂,就他去研究把机械给做出来。

  到后来,他会做红薯粉条比任何人都精通。

  蒋阳倒叫了起来:“红薯能做成面条?!”

  蒋霄:“........”

  “行了,二哥做出来你就知道是什么,我们先出去。”蒋阳哀怨的被沈清泽拉出厨房。

  厨房那么多人进去,都够窄了,还在那里碍手碍脚。

  “厨房都是油烟,先出去好吗?我一会出去。”蒋霄对着万明夕说。

  万明夕点头,万明夕和南书出了厨房。

  几个人就坐在内院子翘首以盼。

  —

  当第一晚红薯粉条做出来,满满一大碗,上门放着肉片,酸菜,鸡蛋,配着浓郁骨头汤,香气一下子出来,让人闻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闻着香,吃着更香。

  万明夕尝的第一口就喜欢上了。“好吃。”虽然是热汤,但晚食吃,吹着山里传来的凉风,都不会觉得很热。重要是好吃!

  “喜欢吃,那再多吃点肉。”

  桌上有另外切好的肉片,蒋霄见他把碗里的肉片都吃了,就给他多夹几块肉片。

  万明夕想着拒绝,他还没开口,他一个眼神,蒋霄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吃完。明天要还想吃粉条再坐,不然就不做。”

  万明夕只好乖乖吃。

  蒋阳就呼噜噜吃了一大碗,像吃面条一样,吃的豪爽又快速。吃完一碗还要吃第二碗,“哥,你会做这么好吃粉条怎么不早点做出来。”他感觉白白错过很多美食。

  要不是为让夕儿吃多点,他才不会折腾这些。

  蒋霄瞥了蒋阳一眼:“吃你的吧。”

  旁边的沈清泽吃的斯文,南书也很喜欢吃,就顾着闷头吃,以往都是他想方设法让公子能在炎热时候多吃点,他家公子到炎热时候总不爱吃肉,本来就瘦了,不吃就更瘦,现在有姑爷照顾,他都成多余了。

  吃完的蒋阳,嘴一抹,宣布:“我明天带人挖红薯,我要做更多的粉条。对了,还要给大哥和大舅哥他们送些。”

  沈清泽闻言,道:“我家就不用了吧。”他是嫁出的哥儿,他哪好意思给娘家贴补。

  “要的!”蒋阳虽然大咧咧,但对夫郎很细心,知道夫郎顾虑,他就道,“青泽,我的就是你的,给大舅哥岳父岳母他们,这是孝顺。”别人就没有待遇了。

  沈青泽犹豫:“这……”

  “青泽,大家是一家人,三弟都同意了,你就别多虑。”万明夕倒很羡慕能带点东西回娘家。这样他就能告诉家里人,他夫君对他有多好,他有多幸福。

  蒋霄看了身边的人一眼,手掌在桌下牵着媳妇纤细的手,出声:“听你嫂子的!给多少都行,这事交给阿阳来做。”

  万明夕回给蒋霄一个甜甜笑容。

  蒋霄见他真没事,才放心。“还要吗?”

  万明夕摇头,“吃饱了。”

  蒋霄拿给他倒了杯水,见他喝完,又给他细心擦嘴,然后起身,牵着万明夕的手走了。

  三个人:“……”他们不是在吃粉条吗,怎么觉得在吃狗粮。

  —

  有好吃的粉条,一个个就闻风而来。

  吃到总赞口不绝。

  他们来吃,吃过这一顿,那也就不好意思再来吃,还想着拿点粮食来换。

  蒋霄却大方把做粉条的配方给他们。

  “这不太好吧。”蒋方逵道。

  “我们确实不能拿。”沈景庭可比其他人见多识广,知道粉条重要性,“粉条这么好吃,做出来能拿去售卖。红薯本来就不值钱,做成粉条成本不高,要是售卖出去,觉对能赚很多。”

  其他人一听,这更不能要。

  蒋刚道:“二弟,配方你还是留着做生意。等你们做出来,我们拿粮食换,或者拿银两买。”弟弟都看在他份上贴补家里,哪能还拿他赚钱的配方。

  “对啊霄哥,这粉条要拿出去卖,肯定会有很多人买。即便现在不好卖,等灾年过后,就能去卖。”蒋绍升道。

  蒋霄:“........”家里人做粉条卖?这得多大工夫才能赚一点,他还真不缺这点银子。

  “给你们配方是手工做出来,速度慢,做出来也费力,家里人手不能整日做粉条。粉条售卖我也会做,用工具做比人工做快速,所以人工做的配方于我作用不大。”蒋霄没说什么是机械,说了他们也不懂。

  再者,给他们,又不是宣扬出去。

  蒋霄这么说,其他人才接受,确实,总不好老麻烦人家。

  房里。

  蒋霄在书桌后写着建粉条厂的资料,他一心二用给媳妇解释人工做出来粉条和机械做出来的区别。

  “我给的是最简单配方,存放不了多久的。接下来事情也多,这样也避免麻烦。”

  他还打算把配方上交给知府大人,换个名声,也换其他东西,日后大船做出来,也能在上面有个好印象。

  关于船做出来引起轰动,和上面朝廷会觊觎,他没打算说,免得媳妇多想。

  “我打算建一个厂,用机械做粉条,手工太慢了。即便日后用来做生意,机械做出来的成本和成品,是手工远远比不上的。还能用机械做出来更有劲道,保存更久。”

  他怎么会做亏本生意呢。

  万明夕听完,觉得他家夫君好会盘算。

  “怎么看着我,是不是觉得你家夫君我很厉害?”

  万明夕低垂眉眼,小声嘀咕:“分明是很狡猾。”

  他以为他说的小声蒋霄听不到,恰好,蒋霄听的真真。蒋霄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走过去。

  跟前一暗,灯光被遮挡住。

  蒋霄俯下身,头低靠到万明夕的额头前,道:“狡猾是吗。”声音很低沉,很温柔,黑眸幽深。

  灼热气息,和男人温柔性感语气,让万明夕精致小脸一红,这一红,暖柔灯光下,让他精致眉眼看起来更加诱人。

  蒋霄原以为要逗逗媳妇,这一逗,就逗出火了。

  “夕儿,我们该睡觉了。”声音暗哑。

  不由分把人打横抱怀里。

  万明夕被他灼热视线,给看的手脚发软,话都还没说,嘴唇就被封住。

  “唔.......”

  —

  这一个多月来,溪山府果然新增不少难民,每日都有难民到溪山府投靠。

  知府大人和溪山府官员倍感压力。

  但他们都会把难民安顿好,尽最大所能,起码不能眼睁睁看难民在他们面前饿死。

  难民都瘦成皮包骨,千里迢迢从北方赶过来,他们饿了好几天,能撑到溪山府,吃的是树皮,吃的是好不容易找到野菜。他们说北方植物都在枯萎,他们走过来都是麻木的,还是朝廷官府说,穿过灾荒地,到没有灾荒的地方,就能看见能让他们生存的地方。

  他们才燃起希望,一路坚持走下来,走的很艰难,路上为争夺野菜头破血流,为争抢一点食物,没了生命的人也有。他们的衣衫更是褴褛,走的脚都是血迹也要走过来,因为他们知道,走过来就能活着,而不是等死。

  一个难民,把他们一路走来的艰难道出,吃着食物,更是感恩戴德都知府大人猛的道谢。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孩子,和他的媳妇。

  能坚持走过来都没有老年人身影。

  知府大人看着越来越多难民,头疼着,又忍不住心酸同情。

  好在这一两顿粮食,知府大人还能拿出来,起码能让他们吃饱,吃饱才有力气去寻找食物,能否活着,就靠他们自己。

  粮食是紧缺,要不是多了那十几万斤粮食,还真无法安顿难民。

  而且,蒋霄还把家里一大半红薯都捐赠出去,难民有粮食才不会暴动。剩下一小半,他要用来招兵买马,不,是招工人,和招护卫。

  难民能吃上食物,对着知府大人磕头,千恩万谢。

  “知府大人,您是活菩萨啊——”

  知府大人就像救世主,好像有他在,难民就认定他们能活下来。这让知府大人很尴尬。粮食缺啊!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粮食能撑一阵子。那些难民有活下去希望,要是没粮食,那他们到时候肯定会去抢,溪山府就危了。”知府大人和下属官员往回走。

  下属官道:“大人,您忘记了,我们让难民种植番薯快能收割了,有这些,起码暂时不会乱。只有安排开更多荒地,等粮食成熟,事情就解决了。”

  “那也是杯水车薪啊。”

  知府大人刚叹完一口气,经过下属这么一说,他就想起了南山地那片种植地,还有其他几个团伙种植地,尤其是蒋霄家两百多亩田地的粮食。

  知府大人心思转了一圈,有了主意,这下压力都减轻不少,还笑眯眯起来,看的下属官摸不着头脑。

  “对了,难民中可有发现流寇混在其中。”知府大人问着身边侍卫。

  侍卫回答:“回大人,暂时没发现。”

  知府大人沉思片刻,吩咐道:“要密切监视。”那流寇都是土匪,也有良民,混在其中,他们也不容易发现。

  “是。”

  知府大人继续道:“明日你跟我去趟南山地。”

  “是!”

  知府大人打着如意算盘。

  蒋霄都等着人送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