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在古代遇上荒年>第33章 开春2

  流民团伙看到蒋霄就带十几过人来,还带了几个哥儿,根本不带怕,笑的更猖狂。知府大人是微服私访,穿的是便服,万全被当路人忽视了,心塞!

  周围灾民害怕被牵连,都躲的远远,在远处观望。

  几个领头流民一听南山地那百亩田地的主人带十几人来砸场子,正在他们地盘外。大老大领着一串小弟过去。

  身后一群小弟,拿棍的拿棍,没敢拎刀子,拎刀子那就真和官府对抗,斗殴偷盗,官兵来他们散开就拿他们没办法。拎刀子干架那是会出人命,官兵是能直接抓人判刑。而且,也没那么多刀,能拎刀就只有为首十几个流民。

  大老大身躯壮实,长的一脸横,嚣张指着蒋霄一群人道:“就你们十几人,也敢来老子地盘找茬,老子身后八百多手下,也不掂量掂量,什么玩意!”

  “上,给老子教训他们——!!!收拾完他们,老子带你们把南山地给收了做我们的地盘——”

  流民一窝蜂冲过去——

  在流民一窝冲过来前,蒋阳笑的直乐:“这群人,横冲直撞,脚盘都软趴趴,还敢自称老子,不揍到求饶,我就不叫本爷。”

  张农,吴勇才捏手里棍子,绷紧神经,他们可没见过这么大阵仗,都胆怯要退缩,又想将功折罪,只能硬着头皮。

  武广洪目光一凛,等着流民冲过来再出手。他出生入死于战场,真刀真枪随时丢性命,面对敌人千军万马他都没带怕,这就一群流民,他根本不怕。

  就是人多打起来,后面定会因透支体力而败,就是不知……

  但他看见其他几位爷信心满满,再看看站在前头,从容站在前面没有移动半分的高大冷肃男人,而且主君还在主子爷身边。他就知道,几位爷信心来自自家主子爷,他家主子爷绝对身手不凡。他热血被激起来,等着大干一场。

  在流民快冲过来,蒋霄沉声吩咐:“留下人手保护几个哥儿。”说完,手臂搂着自家媳妇的腰,提气腾空跃上一棵高大且视野好的树木,把怀里人安置在树上,无视下面目瞪口呆和惊呆的流民,对着人温柔道:“夕儿你就在树上观看。”

  万明夕先是一呆,然后温柔一笑,颔首:“好,我会好好在树上的,你去帮忙。”

  而树下,流民领头几人看到蒋霄跃上大树上,心里有不好预感:那个男人绝对是高手!

  下面流民停顿一下,再冲向蒋阳他们一伙人,流民冲到面前,蒋阳还冲树上嚷嚷:“哥,你把我家小泽带上去啊!”到他面前的流民趁机偷袭,蒋阳看也不看,手里棍子挥出去,换来几个流民哀嚎。

  其他人都开始干架起来。沈青泽和南书有沈景庭和蒋大河护着,蒋方棠跟在他哥身后与流民动起手,他身边还有蒋绍升护着。

  蒋霄安顿好媳妇,跃下树,半个眼神都没分给还在嚷嚷的弟弟,身影飘忽冲向中间几百名流民。

  万明夕墨玉的眼眸专注在自家男人身上。

  蒋阳:“........”

  双方打起来,现场混乱成一片。前面的人揍翻了冲过来的流民,后面流民继续往前冲,蒋阳他们没有挨到揍,张农和吴勇才倒挂彩,看着旁边几位爷身手利索揍翻流氓,他们越打越热血,身上挨打都无视,抡起棍揍的更起劲。

  中间被上百人围攻的蒋霄,那群流民连他衣角都没挨到,人就被揍飞出去。手里拎着刀的人都是有身手,他们拎着刀和蒋霄对上。

  万明夕在树上看到刀,心里忍不住担心。

  刀要落下,蒋霄还有空抬头安抚树上的媳妇。头也不回,一道劲风扫出去,拎刀的人直接飞出几米,身躯狠狠摔在地上起不来,飞出去手里的刀还伤到自己人。

  流民大老大傻眼!

  知府大人瞠目结舌看着这场悬殊人数的对战,他身后的下属都忍不住想加入当中。知府大人虽然心惊,但还是专注打斗情况,等着人力气不够,再调兵过来。

  围观的灾民看着都在拍手叫好!都不怕这场干架!甚至还有些汉子也加入揍流民队伍中。

  蒋霄随时留意现场情况,看着自己带来的人,力气上跟不上。就出手结束这场打斗。

  六个领头流民,眼前一黑,下一秒就被狠狠摔到外面,趴在泥土上起不来。

  蒋霄身影落在地上,站在来时的位置上。

  旁边躺着六个领头流民。

  蒋阳他们立刻退出打斗,而流民看着自己领头老大被抓,停下手不敢再动手。

  老大被抓!还打不打?!!

  往哪打?根本不是对手!

  就这样,结束一场打斗!

  六个领头流民趴在地上求饶!对天发誓以后绝不再犯,不敢再打南山地主意。还把抢回来的红薯完完整整送回去。要再拿些钱财粮食赔罪,六个领头就被扔回去。

  他们是来教训人,又不是来打劫!

  倒是把粮食扔给站在旁边的知府大人,让他处理。没出力,是要善后的!

  然后一行人拍拍屁股回南山地!

  知府大人:“.......”原来还有这样操作!

  接下来知府大人傻眼:你们怎么跑了,本官还没叫人来把流民团伙给端了!!!

  喂喂喂!!!!

  这事情传回南山地。

  蒋家村民:“.......”

  蒋家叔爷:“……”

  蒋二爷满意村里小伙子有出息!

  ——

  南山地要收割粮食了!

  南山地迎来收割期!

  居住在仓库屋的村民,在村长安排下都搬离开,搬到南山地搭棚里。

  有地种植食物的人家眉开眼笑,卷袖子,扛锄头准备大展拳脚。没有地种植食物的人家,眼高于顶的族叔爷,蒋一鸿堂弟蒋一鹏家,村里平日泼辣那几家.....心里很不是滋味。连村长庆幸买荒地种植,不怕在灾荒里受饥饿。

  莫过于最高兴就是沈家,见过乡县饥饿,有银两不能买的了多少食物,能不用担心哪饥饿,在灾年里,就是最大保证。他们高兴归高兴,得知蒋阳家种这两百亩田地,他们才咋舌。

  蒋霄家两百亩,令人震撼。两百亩田地,收割稻谷,和番薯,收割下来粮食那得多惊人。

  田地要家请人来收割,一天三十文,能换红薯和米粮。蒋家村民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应聘,却被告知只请困难人家和吃不饱的灾民。

  蒋家村村民之前能勉强饱腹,粮食都紧缺,城里粮食限购不止,还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价格即便有官府监控,还是上涨不少。

  只出不入,日子也不好过。

  不请他们,村民哪答应,他们不在乎那一天三十文,他们想换粮食。

  好在,另外承诺,村民能购买一定数量粮食,价格不变,要是有问题,村民看着比他们更凄惨,面黄枯瘦的灾民,还是能谅解。

  村里蛮不讲理那几家,朱大娘家,麻子家,蒋大贵家,胡大娘家,这几家就骂咧咧。

  蒋阳可不会客气,让家里长工把人赶走。

  闻风而来的灾民,汉子个个都很高大,女子看着利索勤奋,都是脸上瘦条不少,都期待看能否应聘的上。还有直接跪求着。连干瘦的小孩都都在求。

  围着过来都要上千号人,老人小孩都有。蒋阳和沈青泽负责,看着渴望干瘦的脸庞,他们都想请。

  请不了这么多人,让谁走了,他们心里都难受。

  “小泽,怎么办?”这种事情,蒋阳一向没主意。

  沈青泽沉吟片刻道:“家里原本要请五十人,要请多些人,也只能请上一百人,再多家里没那么多工具。再买工具,一人负责一亩,请上两百人,剩下也不行......”

  千人围着,就等着被聘请,聘请后就能有红薯领取,就能果腹,不用挨饿。

  沈青泽:“阿阳,这事情还是问问二哥,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

  “好。我这就去。”

  蒋阳跑回家里,他和嫂子正在院子里。蒋阳跑过去,把事情说出来,让他哥拿主意。

  蒋霄道:“请有力气能干活的汉子,先收割完田地。收割后,红薯分出一半售卖,价格以前该是怎样就怎样。”

  一点就懂。蒋阳明白,限量购买,灾民手里都能有钱,就是无法购买粮食。红薯一文两斤,灾民那都能买的上。

  “要是灾民手里无一文钱买红薯?要不要聘请那些灾民?”万明夕想的透彻。

  “不用,耽误春耕。”蒋霄说,“我们家红薯多,送些出去,还是可以的。”

  蒋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万明夕倒是一笑:“夫君,家里红薯多是吃不完,你要送,怎么不懂给困难的灾民?”

  “嫂子说的有道理耶!九十多亩的红薯,还有百亩稻谷,稻谷卖掉一部分,都还有一部分自家吃。红薯那么多,吃个几年都吃不完,送给灾民当做好事。”蒋阳道。

  万明夕微笑和蒋霄目光对视上,他没说出赞同。

  好事是好事,却不全然。

  家里红薯多,田地是要用银两购买的。他们家不是大富大贵,灾民手里不是没银钱,要一味做好事送给灾民,换来灾民一时感激,灾民就认定他们家是大善人。打着名义求上门求,帮不帮,那都是源源不断的麻烦。

  北方灾情没有好转,就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粮食是绝对紧缺。

  他都也到夫君为什么会种植那么多红薯。红薯多能在缺粮食时期,能缓和缺粮期。

  蒋霄道看了弟弟一眼,蒋阳立刻不站正,不敢说。

  “先去收割。”

  蒋阳立刻去办。

  蒋阳宣布的时候,灾民面色如土,听能一文买两斤又惊又喜,都要争着购买,怕买不上。说出限量购买,会统一安排,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还按人头卖,不按门户卖,家里人多也能多买。

  灾民才放心离开。

  应聘上的汉子,都卖力的收割,深怕工作没了,收割完,做的好,还能留下帮忙耕种。这下更卖力。

  南山地热火朝天收割,知府大人怎么肯能不惊动,他都打蒋霄家粮食的主意。想着从蒋霄手里购买粮食。

  知府大人来,姜老大夫也跟着过来凑热闹。

  看着,田地旁边堆积如山的红薯,这个时候能看见这么多粮食,看着粮食都像是金山银山。

  知府大人和姜老大夫看着震撼,蒋家村民看着更震撼,

  两人被请到院子里坐。

  院子上能喝上茶,还能看着不远田地收割场景。

  知府大人看着旁边喝茶,神色淡漠的蒋霄,道:“红薯一亩有个几千斤,收割下来,就有三十多万斤。去年都没下大雪,溪山府原本不合适种两季水稻,现在种植成功,产量应该有减少。本官估计一亩能有个四五百斤就很不错。”

  姜老大夫道:“正常是九百到一千斤,税收下来也就剩六七百斤。蒋霄小子稻田交税也是今年开始交税,还是上交一季。额外多出四五百斤收成,得几万斤,多出万斤粮食,这是白得便宜的事情。”

  姜老大夫这么一说,知府大人心塞的很,他身为知府,哪会不知道,百亩粮食都不用交税,荒地三年内还更不用交税。蒋霄他白得粮食,他就要用银两去买。

  知府大人清了清喉咙,对蒋霄道:“那个,蒋霄,几十万斤粮食你家是吃不完,要是售卖,卖给本官如何。价格上.....”停了一下,笑眯眯说,“本官可听说你要卖批红薯给灾民,价格上本官也是知道,就按照那个价格,怎样?”

  “什么价格?”蒋老大夫插话。他没听到消息。

  知府大人笑道:“以前粮食价格,白米一斤八文,红薯一斤两文。”

  姜老大夫指着知府大人笑骂:“你一个当官还真不厚道。城里粮食现在什么价,你好意思提?那些世家商贾捐赠不少银两入你府衙吧。蒋霄小子给灾民卖给灾民不涨价,你还打蛇上棍了,就你贼。”

  知府大人不乐意了:“哎呀,姜老,您老怎么这么说,府衙银两都是要赈灾的,能省则省。再说,人家蒋霄没说什么,你就别掺和!”

  蒋霄还没表态。

  村长一听到知府大人来,就急忙赶过来,还没到跟前就朝蒋霄喊:“蒋霄,村里也要买粮食,你可不能全卖掉。”

  村长还没坐下来,蒋老爷和蒋大爷爷,蒋二爷爷紧跟着过来。

  “霄小子,粮食卖不卖?”

  知府大人和姜老大夫:得了,又来一个抢买粮食的!

  长辈过来,蒋霄波澜不惊,站起身让出位置,吩咐侯在屋檐下的南书让他安排人搬椅子出来。

  南书进屋去安排。万明夕在堂厅坐着,南书给自家主子汇报就去安排。

  待所有人落座,然后,知府大人和村长,三个长辈同时看向蒋霄。

  蒋霄:“.......”

  蒋霄缓缓道:“除了卖给灾民的红薯,白米留下两千斤,红薯一万斤。剩余,卖给官府八成,余下两成,留给村民。”

  蒋霄留那么多粮食,要准备买人,聘请人手。

  知府大人他们都没意见,有粮食买就成。

  最终收割下来,三十多万斤红薯,八万多斤白米。

  稻谷产量超出知府大人的’估计’。

  知府大人结舌:一亩稻谷八百多斤,这么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