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督公去哪儿>第15章

  凤栖飞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了另一侧出口,一踏出去便又是岩石裸露的小道。

  这次她走在前头,后面那人举着的光被她自己遮了大半。

  她其实不怎么看得清,只能凭借敏捷的反应躲过一些突出太多,容易把人绊倒的石头。

  之前还夸过这地道挖得好呢!这前半程可太粗糙了,简直是只要人能过就行,根本不求安全性。

  她想应该是离粮仓越近,动静只能放得越轻,下手也会细腻起来,果然是慢工出细活啊。

  随着越来越临近出口,道路的起伏也更大了。

  脚下的路突然变得很硌脚,不仅有地上本来凸出来的岩石,还有运土时本身就没有清理干净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她猛地被一块暗暗突出的深色岩石绊了一下。

  本可以一个翻滚稳住身形,但是前方漆黑如深渊,她全身几乎都在拒绝,整个人直直往前扑去。

  眼看着乱石横轧的地面越来越近,一只手按住她的肩将她拉了回去。

  她倒下时放松了身体,站起来后便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硬生生撞在了一个宽阔的胸膛上。

  她有些愣怔,他本可以躲开的吧。

  凤栖飞一触即离,接着听见身后冷冷的声音道:“临近出口了执首也不必如此激动。”

  她站稳之后转过身,身后的人神情淡漠,真是连一个表情也欠奉。

  陆无迹衣服上的银丝线微微闪着光,他侧过身站着,目光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她知道他在示意把他让到前面去。

  凤栖飞站着没有动,连她耳坠上的红珊瑚雕珠石榴也只静静坠着。

  顷刻,她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火折,转身而去,耳坠在空中划出一个大大的弧度,只留给旁边人一个残影。

  没走多远,就能清晰感受到气流的流动,微风擦过脸上的肌肤,产生了些微凉意。

  马上就是出口了。

  凤栖飞不自觉加快了脚步,那人远远缀在后面,她皱了皱眉,这么黑他为什么不摔?

  眼前已出现了微微光亮,尽头处是一扇干竹条编成的门,推开之后是一大丛灌木,密实的枝条足有一人高,将洞口挡得严严实实。

  她绕过灌木丛,发现这条通道在一个缓坡的凹陷处,向远处望去,一片秋天幽黄的景象,坡下就是官道,遍布黄沙的大道一直蜿蜒到另一侧。

  路旁栽种了一排稀疏的树木,都只剩了光秃秃的枝桠,天空是灰蓝色的,连一片云也没有。

  从这条官道往前十里便是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往永安和昌平方向,案发之后留下的痕迹是往昌平的,现在发现的这条密道,反倒使贼人的去向扑朔迷离起来。

  凤栖飞回头看去,陆无迹背着身站在缓坡顶部。

  她走了上去,居高临下地一望,粮仓的位置一目了然,一片不算茂盛的树林里,能看见一角苍灰砖块的影子。

  两人都没有说话,这些人为一万石粮食如此处心积虑,还给这位,凤栖飞瞥了一眼余光里瘦长的人,留了万箭齐发的惊喜,这背后的主使到底是什么人?

  回城的时候速度明显快了些,两匹飞奔的马身后卷起了大片黄沙,等完全看不见远去的身影时,裹挟着细沙的烟雾才慢慢消散。

  两人进了城之后,便缓缓打马前进。

  城中街道此时正是下午最冷清的时候,两旁的行人很少,大多小摊贩只懒洋洋地坐在自带的藤椅或马扎上,等有客主动上门才赶忙站起热情接待。

  胡州城的夜禁时间在酉时末,离现在还有不到四个时辰。

  进城没走多远便有人迎了上来,是知州府的衙役,他来到马前,先跟两人打了招呼。

  再对陆无迹道:“陆师爷,知州大人正在到处找您呢,麻烦您现在就去一趟府衙。”

  陆无迹点头应下,转头对凤栖飞轻笑道:“今日有劳青蝉执首鼎力相助,在下万分感激。现下鞍马劳困,力倦神疲,还望执首早时安歇,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凤栖飞抿紧唇,缓缓弯起嘴角,笑得勉强。

  这人真是善变啊,如今又换回了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别说还真是一副英俊潇洒,品貌非凡的风流样子。

  看着这大街上人虽少,但几乎所有少女妇人频频投过来的秋波,谁知道这人是一个太监呢!

  她懒得跟他虚与委蛇,收起表情道:“行,慢走不送。”然后轻扬马绳,“餮餮,我们走。”先他一步打马离去。

  陆无迹原地伫立片刻,缓缓调转马头踏入另一条道。

  凤栖飞没有回茶馆,而是直接去了金丝柳巷。

  巷子很宽,一侧是笔直的白墙,另一侧都是大小不一的各种铺面,统一的灰墙墨瓦,一路延伸看不到头。

  路旁沿每间店铺栽种了不比门脸高的金丝柳,一针针似芽线的金黄叶片攒成了如丝雨般的垂柳枝条。

  她来到这巷中最高的一座二层小楼旁,此时门大开着,一楼大堂中亮堂堂的,原是白天也点了烛火。

  乌文木四足点地,曲折的木身在半腰处打直,顶部套着一个特大的洒金宣纸灯笼,暖橙色的光照在佛肚竹制成的架上,上面有序放置着工巧精良的文房四宝。

  二层是很明显的江南风格的房子,木制的窗格紧密排列着,所有能雕刻的地方都没能幸免,大致扫了一眼,能看到有梅兰竹菊等品格尚雅的花草植物。

  大堂的门框上堂而嵌着一块做旧的牌匾,为——青山黛。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山黛。

  这店名也算入乡随俗了,她将马交给跨阶而来的小二,款步进入店内。

  柜前立着的掌柜看她一身不俗的穿着打扮,停下手中打得脆响的算盘,抓起盘面使劲一晃,将算珠都摇归位之后,带上笑脸走到她身侧。

  他稍驼的背微微隆起,脸颊微凹,慈眉善目,道:“这位姑娘,本店这些文书用品都是从苏州运来的,您看得上哪样,尽管挑选。”

  他的嗓音虽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看得出身子骨很是硬朗。

  凤栖飞扫过一方雕着墨松的龙尾砚,笑道:“贵店卖的都是上等精品,在下想求一方德宣的水纹砚,曾四处找寻并不得愿,不知今日是否有这机缘。”

  掌柜的眉头一抖,连眼角的褶子都拉平了两根。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连忙道:“有,有!您来得真是太是时候了,本店刚进的一批货中便有此物,还没来得及上架,麻烦您与小老儿到后院一看。”

  两人从堂前穿到后院。

  后院不大,一条石板路横穿其中,两旁栽种着潇湘竹,其余的地方都铺着鹅卵石,一棵褐黑的梅树下静静立着一个竹屋。

  掌柜姓张,是她出发时,长公主告诉她的暗桩,吟引司本就起于边境,在这些州市里都留有耳目。

  掌柜将她带到竹屋前站定,她先开口,“张老,唐突打扰,麻烦您了。”

  张倦连连摇头,赶忙道:“不敢不敢,我在胡州多年,一把老骨头了还能生活悠闲,全仰仗殿下不弃。”

  他朝东拱了拱手,“这竹屋本是待客用的,但是不碰巧近期在修缮,里面一片杂乱,只能请您在堂屋中就坐。”

  他将凤栖飞引进屋中,耳房中走出一个穿着嫩绿侍女服的丫鬟,她将手中茶盘恭敬摆好,分别沏上茶水后又无声退下。

  凤栖飞看了看屋中装潢,光堂屋就有快两层楼的挑高,横梁都是崭新的,屋中装饰不多,但都是上乘的品质。

  她端起茶,轻轻闻了闻,茶叶倒是普通。

  张倦恭敬道:“不知您来此是需要小老二做什么呢?无论何时,青山黛都会尽力为您办到。”

  她将茶杯放下,看向张倦,“我想请问您,在胡州有没有出现过周玄镜的踪迹。”

  张倦轻愣,反问道:“您是说前任司礼监掌印的那位周公公?”

  看她点点头,他昂起下巴,好似思考了一瞬,接着眼神肯定,道:“那倒没有。”

  凤栖飞垂眼,周玄镜还在世一事她也是才知道的,但她觉得,这人与胡州一定息息相关。

  她抬头微笑道:“那便要麻烦张老了,我想要一份周玄镜生平录事,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找齐,就请先找他与越西巡抚李顽迁有关的那部分。”

  张倦点头应下,又有些为难与惭愧道:“我司很多人都退隐了,这消息只有往京城那边问,可能需要时间久些,不会耽误您的事吧?”

  她站起身,“没事,您尽快就行。”

  两人一前一后往门口走去,凤栖飞看着院中景象笑道:“这院中石草排布秀泽,竹梅交相辉映,要再有一口井就好了。”

  张倦走在后面,脸色微变。

  又马上呵呵一笑道:“您的眼光极好,曾经是有一口井的,后来有杂役不甚绊倒,脸朝下磕在了井口,掉了两颗牙,脸颊也擦破了,人虽无大事,但井口见了血光,可是不吉啊,于是就找了个日子将井填了。”

  凤栖飞点点头,“原来如此。”

  张倦接着道:“这东西若是找着了,怎么给您呢?”

  她回道:“麻烦您到时候找人送去缘起阁,就说给青蝉即可。”

  作者有话要说: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山黛。——仇远《南歌子·细细金丝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