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诓世>第154章 环环相扣

  陆念慈注目他片刻, 竟微微一笑, 欣然应允。撩起衣袍, 面照面地席地而坐。

  雨落江山,在两人间激起圈圈涟漪。

  梵慧魔罗将怀中之人拢了拢, 蟾公子白发垂落,如苍山崩落的积雪。

  他抬手前推,对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竟是一派坐而论道的姿态。

  陆念慈嘴皮上下一碰, 将一场惊天布局徐徐道出。

  从开启嫏嬛地宫,发现玄都残阵, 耗费无数人力心力予以补全,到遣派弟子入秦家, 汇聚毗那夜迦之血, 引发长泰大战道器之争,孕化胎藏佛莲。

  从搜罗摩尼遗迹,探寻明尊圣火,付出不菲代价, 从须弥山手中取得半部《下部赞》经,到以圣火为饵, 陀罗尼为引, 诱梵慧魔罗这李红尘分魂亲至大漠。

  最后,汲取西流沙滨百里生机, 祭献李红尘性命,以补足天人师功体, 使之伤体痊愈,重履人世。

  一桩桩,一件件,可谓环环相扣。

  历时四十余载,葬送万万人命。

  其心机之深,谋算之远,可为旷古绝伦。

  能在大功告成之际,当着梵慧魔罗之面,一点点揭露自己苦心孤诣的布局,其心中畅快难以言说。

  说到得意处,不禁挥动袍袖,眉飞色舞。面孔泛起一抹病态潮红,竟显得容光焕发。

  就好似精心甄选原料、醴泉,通过百种工艺,万般磋磨,最终酿得一壶好酒。

  大获全胜的滋味如此甘美,薰薰然,醉得他如登极乐。

  然而,他的听众却非一个好听众。

  梵慧魔罗抚摸阿蟾苍白的发,一脸漫不经心,间或望向东面秣马城的方向,略略出神。

  神态散漫,仿佛在听一个乏味至极的故事,仿佛深陷罗网之人也非自己。

  这是陆念慈此生最为得意的时候,却好似被生生扇了一巴掌,两颊浮现一抹恼怒的红。

  “众生主果然是人中豪杰,死到临头竟还是这般泰然自若。”

  “此后每年的今日,我会记得来着流沙海间,为你上一炷香,以祭你这份临死前的风骨。”

  梵慧魔罗睥着人,唇角勾起。

  “这香且省了,还是留给江轻雪吧,毕竟今日要死的人是他。”

  陆念慈蔑然道:“哈,故弄玄虚。”

  梵慧魔罗凝视对方,双目炯炯:“你所谋之‘扫尘局’,其根基乃为嫏嬛地宫中发现的玄都残阵。”

  “可若我说,玄都残阵从一开始便是一个诱饵呢?”

  陆念慈气息一滞,指尖颤了颤,面上浮现冷然笑意。

  “难不成你想说,那玄都残阵是你在被驱离慈航前刻意留下的?”

  “且不说你这师尊的手下败将,是否有能力预见到今日。若果真是你刻意所留,我倒是要心怀感激。”

  嘴唇微撇,冷笑道:“感激你递给我一口能够杀你的刀。”

  面对陆念慈的嘲讽,梵慧魔罗混不在意。

  “那玄都残阵确非我所留,确实是上古太清道人留下的遗宝。”然话锋一转,“只不过,慈航道场是我一手所建,它底下压着点儿什么,我能知晓应是不足为奇?”

  “玄都大阵,核心乃阴阳两仪。除补全阵法外,你尚需分属阴阳的两个道器,作为阵眼,镇压阴阳两极。”

  梵慧魔罗扬手,一缕流焰分出,轻飘飘地落在人掌中,化为十二瓣金莲,供人把玩。

  “你所选择的阴属道器,便是这‘百法通悟’胎藏佛莲。”

  “然而天下间的阴属道器非止这一个,且在长泰之战前,胎藏佛莲名声不显。是何缘由,让你选定了它?”

  梵慧魔罗转眸看着陆念慈,语声悠悠,意味深长。

  陆念慈嘴唇颤动了一下,缓缓紧抿,没有作声。

  见人不应,梵慧魔罗低声一笑,自问自答:“因为你看了一本书,名为《天生道种本纪》。”【详情见128章】

  此言一出,陆念慈浑身一震,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此书是他养病之际,为打发时间,在翻阅璇玑云阁典藏时无意发现。

  这件事只有寥寥数人知晓。

  尹剑心不会背叛他,孙一行又被拘在万里外的白玉京。

  这魔头……是如何得知的?

  梵慧魔罗以手支颌,合拢手掌,金莲雾化成烟。

  陆念慈的目光逐着袅袅飘散的流焰,绘出一名峨带广袖的男子背影,长身独立船头,面迎万顷波浪,扬帆而去。

  “多年前,‘史君’司马琛留下《天生道种本纪》后,出言云游,再无踪迹,仿佛是客死异乡。”

  “书中载录天下已知的道器,渊源、传承、史料等甚为详实,且能与各家宗门记载相互印证,因而你深信不疑。”

  “但你忽略了一件事。”

  陆念慈眉目阴郁,沉声道:“什么事?”

  “世人多数只对书中内容究根问底,少有人去关心写书之人。因而也没人想过,司马琛既能有这般见识,知晓诸多辛密,必非寻常人,怎会死得不明不白?”

  一句句问话,仿佛穿针引线一般,将过去的隐秘串连。

  “极可能是‘司马琛’榨干了这个身份的价值,需恢复本貌,因而只令‘史君’云游海外,消失得无影无形。”

  梵慧魔罗神情很淡,声音也很淡。

  然而话中意味重如山岳,沉甸甸地压在陆念慈胸口,令他的心一沉再沉。

  话语几乎是从齿缝间迫出,眼神可怕得仿佛要吃人:“你说,你是司马琛?”

  仔细想来,能写出那部书的人,定然交友广阔,踏遍大江南北,且很可能寿命悠长,诸多历史是他亲眼见证。

  天下间,满足此条件者寥寥,但李红尘当属其中一人!

  陆念慈身形微晃,顿时有头晕目眩之感。

  忽然,想起自己是在璇玑云阁里见到此书,被人联手下套的屈辱令他眉目越发阴冷。

  “太上苍一直同你暗通款曲?他怎么敢,他不要命了么!”

  见陆念慈竟这般不自知,梵慧魔罗摇头失笑:“当一个人被逼得连自己姓名都不敢提,狗尚且比他活得自在时,还有多么珍惜自己的性命?”

  陆念慈哑然,一时怔怔不能回神,复又听对方吐出一个名字“秦莲见”,竟有心惊肉跳之感。

  梵慧魔罗挥手拂袖,扬帆出海的人影淡去,焰光再动,勾勒出一尊双面菩萨。

  两者后背相依,男相金冠羽纱,面容悲苦,女相身披佛宝,艳丽不祥。

  “你以为,秦莲见得以发现其母的遗物,开始筹谋孕化道器,是一场巧合么?”【详情见128章】

  陆念慈瞳孔骤缩,对于胎藏佛莲的谋划,是他最为得意之处。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其中有敌人所做的手脚。

  收在袖里的手指紧攥成拳,指甲嵌入皮肉,不知不觉已握得满掌是血。

  “不对,这不可能!”

  “那段时间,慈航与苦海的大战如火如荼,你与天人师两败俱伤,只能借用‘梵慧魔罗’的肉身苟延残喘。”

  “西沧海诸国,有我布置的眼线,十万苦奴里也有我的人,顾师弟心念着‘梵慧魔罗’,对于你这‘御众师’的行踪也是分外关注。”

  “我知晓,直到曲柳山庄灭门,你方才踏出苦海。”

  “我不相信,你会放心将这般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手底下那群废物部主。”

  闻言,不远处有几道人影微微蠕动,正是他口中的“废物部主”。

  拓跋飞沙怒目圆睁,他有狗一样的脾气,别人咬他,他非得更狠地咬回去。然此刻人老牙松,为之奈何。

  依兰昭仰面躺倒,虚弱无力,听见那话也是眼角一抽。

  自我安慰地想着,姓陆的老匹夫讲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骂得是上代欲主。跟自己没关系,那时自己还只是在学习调香制毒的女童。

  只有魏小枝泰然自若,平静无波。

  不是他城府够深,而是在苦海被人废物废物的骂惯了,陆念慈的鄙薄对他来说只是毛毛雨。

  心里兀自盘算,自己能为低微,却能奋不顾身营救尊主,这时何等赤胆忠心!若能活着回去,必当简在君心,迟早能跟其他部主一样过上作威作福日子吧?

  这样瞧着,比起江轻雪座下的裴昭、尹剑心、陆念慈等人,众生主麾下几个确实有点儿歪瓜裂枣,中看不中用……咳,其中有个叫拓跋的连中看都算不上。

  “不错,梵慧魔罗从未离岛,离岛的人是我。”

  一道声音从人怀中响起,阿蟾睁眼起身,雪发散开,露出苍老面容,但双眸如泉,水净烟闲不染尘。

  “这么多年来,你可曾知晓我的存在?”

  “梵慧魔罗是苦海的一面旗帜,无时无刻不被旁人的眼睛注目。而蟾公子则是一道无人知晓的影子,天大地大,我何处皆可去的。”

  陆念慈只觉口舌发干,涩声道:“秦家一直在我的监视之下,若是接触过可疑人物,必有人报于我。”

  阿蟾微微摇头,淡淡道:“昔年秦莲见负笈游学,曾逢一奇人,在柳州城外摆摊算命。那人的名声在柳州内外疯传,因为他一日只算三卦,一卦只需三文,摆摊十日,卦卦应验。”

  “秦莲见这样的世家公子有钱有闲,自然不会错过此等奇事,在等待多日后,终于求得一卦。”

  “他选的是测字,求算前程。”

  阿蟾忆起旧事,微微轻叹,有些事情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秦莲见在雪笺上写了一个“坤”字。

  坤乃八卦之一,坤为地、为母,因而他给与对方的卦解为“君之前程,皆系母泽”。

  “算卦者既有神算之名,秦莲见不免会将卦解放在心间,前去寻找其母遗物。剩下的事情,便自然发生。”

  他抬眼看着陆念慈:“我与他仅一面之缘,萍水相逢,这般小事你的弟子怎会上报于你,惹你劳心?”

  陆念慈嘴唇又是一颤,依旧没能说出什么,竟又听阿蟾复言。

  “最后,我们论一论,明尊圣火。”

  陆念慈跄踉后退,几乎要发狂发疯,指着火中之人颤抖道:“你、你还做了什么!”

  阿蟾的身躯已垂垂老矣,说了这么多话,竟然有些疲惫。

  合拢双眼,靠在梵慧魔罗肩头,淡淡一笑:“我什么也没做,只是往大漠送去了一个人。”

  陆念慈艰难道:“谁?”

  阿蟾道:“裴昭的另一个儿子,刀戮王,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