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61章

  “圣上登基三载有余,理应顺应祖宗规制,广大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臣奏请圣上开办选秀事宜!”

  “臣附议!”

  “......”

  朝堂上,一群大臣正在试图说服严博绍进行选秀,广纳后宫。

  严博绍的脸色已经铁青,这些迂腐的大臣,整天就知道拿祖训说事,要不是看他们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严博绍早就让人拖下去打板子了。

  “行了,纳不纳后宫是朕的家事,轮不到诸卿操心!”严博绍发起脾气来也是不好惹的。

  谁知那几个白花胡子的大臣比严博绍还犟,全然不顾严博绍已经铁青的脸,大有一副以死明鉴的架势。

  “圣上,后宫无人,与社稷不利啊!”

  严博绍笑了,看着跪在地上的那人,站起身,自上而下的将地下站着的众人打量了一圈,才缓缓问道:“后宫无人?你们将皇后当做什么?”

  “臣等惶恐!”

  一大群人呼啦全跪倒在地。

  严博绍继续冷声道:“中宫皇后康健,太子与燕王承欢膝下,朕看你们就是吃饱了撑的,贵州虫灾、江南匪患,哪个不比真的后宫重要,你们都处理好了吗?”

  这日的早朝,以严博绍在朝堂上将臣子们大骂一顿结束。

  阮瑶自然听到了风声儿,带着已经三岁半的小太子与小燕王亲自给严博绍送去茶点。

  “你与他们置什么气,他们吵闹了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且随他们吵闹去吧,那些人年纪大了,你若是跟他们争执,把他们气出个好歹来,到时候言官更有的说了!”阮瑶一边往外拿茶点,一边劝道。

  严博绍叹了口气:“哼~朕还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一个个妄想将自家闺女送进宫,好为自己的家族巩固权势地位,简直痴心妄想,将主意打到朕的头上了都!”

  严博绍看着端坐在身旁的小太子与小燕王,扭头跟阮瑶说:“这皇帝果真不好当啊,暄哥儿与曜哥儿快些长大吧,等他们过了十五岁,朕便禅位于太子,燕王辅助,你我二人扔下这堆烦心事儿,出门走走!”

  阮瑶哭笑不得:“他们才三岁,你便想的这般长远了?”

  “三岁不小了,过两日便该给他们找启蒙的老师了,早早将他们培养起来,我们才能早日过上悠闲的生活啊!”严博绍一本正经的道。

  阮瑶看他那副认真的样子,忍不住在心底为两个儿子默哀:看来这俩小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只希望他们日后长大了知道他们父皇大主意,不要怪严博绍早早将这治国的重担交给他们才好!

  第二日,阮瑶去太后宫中请安,娘俩儿正一道儿讨论某个宫外流行的花样子的时候,太后身边的姜嬷嬷捧着几个拜帖过来。

  “娘娘,有几位太夫人向宫中递了拜帖,想求见太后娘娘!”

  “哦?”太后放下手中的花样子,伸手将姜嬷嬷手中的帖子接过来,挨个儿查看,脸上笑意渐显。

  “是她们几个啊,这几位啊,年轻时与我最是要好,只是当年燕王府出了那样的事儿,我心中烦闷,便渐渐与她们断了来往,这一断便是好多年了,没想到她们还能想着来看看我!”

  太后显然很高兴,阮瑶便附和道:“难得母后的闺中好友记挂,母后不防宣她们进宫,这些太夫人们年纪也不小了,臣妾吩咐膳房做些容易消化的膳食,让母后您与她们好好叙叙旧!”

  “好,姜嬷嬷,那便宣她们进宫吧!”

  次日,那几位递了拜帖的太夫人们便进宫了,阮瑶原本以为这几位太夫人会带着自家儿媳孙女的进宫伺候,谁曾想,这几位都是自个儿来的。

  阮瑶拨了几个细致的小宫女小心伺候着,又吩咐了软轿候着,方便送她们出宫,看着相聊甚欢的太后与几人,阮瑶借口要处理宫中内务,便离开了。

  她不知道,在她离开之后,这几人的话题便变了。

  “太后娘娘,听说圣上身边就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伺候着?”

  一位头发花白的太夫人问。

  “是呢!”太后显然很高兴:“他们夫妻俩感情好,圣上忙于朝政,皇后处理宫务,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哀家看着也舒心!”

  殿中沉默了一瞬,接着有人开口:“话虽如此,只是皇后娘娘既要打理宫务,还要照顾太子与燕王殿下,对圣上难免会有疏忽,要臣妾说啊,娘娘您还是在身上身边多放两个人才好,也好照顾圣上不是?”

  “宫中宫女太监无数,圣上身边更是不缺人,哪里还需要哀家这个老婆子拨人给他!”太后假装没听出她话中的意思,笑呵呵的喝了口茶。

  “哎呀,太后娘娘,李太夫人的意思是,圣上年轻气盛的,只皇后一个女子在身边,难免少了些,不妨......”

  这位太夫人的话尚未说完,太后的茶盏便重重的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吓得方才说话的太夫人讷讷的不敢讲话再继续说下去。

  “诸位老姐妹的心思哀家明白了,只是哀家老了,如今也只想礼礼佛,看看孙儿,其余的事情也都不想再操心了,况且皇后才是一宫之主,圣上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些事情有他们夫妻二人考虑就足够了,哀家管不了也不想管这么多,哀家累了,诸位若是无事,便退下吧!”

  诸位太夫人看着太后的脸色慢慢沉下去,不敢反驳,也不敢多待,匆匆告退出宫了。

  而这边,太后叹了口气:“唉!原以为她们是真的念着闺中情谊,来看看哀家这个老婆子,谁知道打的这个主意!”

  姜嬷嬷道:“这人呐,总是贪心的,有了权势便想着再进一步,娘娘您也不必伤心!”

  “罢了,你派人将今日之事给皇后去说一声儿,给她提个醒儿,这些人在我这儿不得逞,搞不好又要变着法儿的去烦她!”

  “哎,老奴这就去!”

  于是,今日之事,很快便传到了阮瑶耳中。

  阮瑶心道:怪不得这群人时隔这么多年,突然找母后来联络感情呢,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啊。

  阮瑶做好了众位官眷求见的准备,却不想,程英先进宫了。

  程英今日穿着一身女装,将她身上的英气遮掩了三分,去年,她随父亲举家从燕北迁到京城,一来二去与高舞之间的关系倒是好了不少。

  阮瑶没少听高舞说起程英的事情,听说她入了京也领了官职,还亲手组建了一对娘子军,前些日子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这般洒脱大气的性格,让阮瑶很是钦佩。

  “程小将军,不知你今日进宫所为何事?”阮瑶问。

  程英似乎有些别扭,犹豫再三,开口:“娘娘,属下想请您赐婚!”

  “啊!”阮瑶惊了一下,没听说程家最近跟哪家议亲啊。

  “赐婚?怎这般突然?不知令程小将军倾心的是哪家好儿郎啊?”阮瑶颇有兴趣的问,眼中早已闪着八卦的光芒。

  “是安庆侯府的世子!”既然已经说了,程英便没在扭捏,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杨鸿志?”安庆侯世子杨鸿志,阮瑶有些印象,之前没去燕北时,这位杨世子似乎与严博绍的关系很好,严博绍不在京城的那段时间,阮瑶还接受过他几次的帮助。

  “就是他!”

  阮瑶皱皱眉头,虽然这杨世子帮助过她们,但是一码归一码,先前便听说这位是个放荡不羁的主儿,整日留恋秦楼楚馆,自诩风流,红颜无数,怎么跟程英......况且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今日突然说让自己给他们赐婚?

  阮瑶有些犹豫:“程小将军,你确定不是开玩笑,这桩婚事你可想好了?程将军也是同意的?”

  听到阮瑶这般问,程英微顿,脸上似乎有些怒意:“我自己的婚事,我自己做主,哪里需要旁人同意!”

  一听这便是气话,这姑娘保准儿是跟家里吵架了,阮瑶劝道:“程小将军,婚姻大事,关乎女子的一辈子,若是因为一时赌气便胡乱做决定,不值当的!”

  一向要强的程英眼眶泛红:“皇后娘娘,我知道我这决定是仓促了点,但也不纯粹是因为赌气了,杨鸿志那人虽然表面看着不靠谱,实则是个重情义的,而且,我们彼此都有意,我也是询问了他的意见,才敢来求娘娘赐婚的!”

  这下阮瑶便纳闷了:“那程将军可是对杨世子在外的名声介意?”

  “不是!”程英看了一眼阮瑶,起身跪下,开口:“家父有意让属下进宫,但属下知道圣上与娘娘感情深厚,不愿插足,也不愿陷与这宫闱之中,且属下与杨世子心意相通,请娘娘成全!”

  原来如此,阮瑶点点头,亲自将程英扶起来,“你的心意我明白了,只是此事不仅关乎你们程家,还关乎安庆侯府,本宫需要跟圣上商议后再做决定,你且回去安心等等!”

  “属下谢娘娘恩典!”

  当晚,阮瑶便将这事儿跟严博绍说了。

  “这程小将军怎么就看上了杨世子呢?”阮瑶一直都有这个疑问。

  严博绍对此事却是乐见其成:“哈哈哈,杨鸿志这小子,确实也只有程英这样的女子能降的住,也算是他的福气了,这婚啊,赐得!”

  阮瑶却有些犯别扭了:“哼!程小将军这般好吗?”

  严博绍没察觉到阮瑶的别扭,顺着她的话道:“程英与旁的女子不同,自小便长在军营,一身武艺与男子不相上下,前些日子还亲手组建了一对娘子军,一个女子能做到这般,着实让人佩服啊!”

  听他这么一说,阮瑶心中那股别扭的情绪更甚了,哼了一声,扭过身去生闷气。

  后知后觉的严博绍拉过阮瑶的胳膊:“怎么了?”

  “既然你这么佩服程英,那人家程将军还想让她入宫给你当妃子呢,岂不是乘了你的心意,哼!别以为我不知道,先前在燕北的时候,那程英还喜欢你呢!”阮瑶语气闷闷的道。

  身后的严博绍低低笑出了声:“哦!原来你夫君我这般受欢迎啊,果真是到哪儿都有人喜欢啊!”

  阮瑶直接伸腿提了他一脚:“严博绍,你个负心汉!”

  伸出去的脚没来得及收回,却被严博绍握住手中。

  “是吗?那为夫让你好好瞧瞧我负不负心!”

  随后,寝宫内传来一阵女子呜咽的声音,殿外的宫女太监一阵面红耳赤,悄悄走远了。

  赐婚的圣旨最终还是下了,程英与杨鸿志专程进宫感谢阮瑶,临走前,程英悄悄给阮瑶提醒,京中官宦人家待嫁的姑娘可不少,这些人还等着那一丝希望,想着能飞上枝头呢。

  阮瑶笑笑朝程英眨眼:“你好好备婚吧,放心,本宫有圣上和太后撑腰,还能被她们欺负了不成?”

  不久后,阮瑶专程在宫中举办了盛大的秋日宴,邀请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宦携家眷进宫参宴。

  众人心想着,圣上这是开窍了,相通了,要选人入宫了?

  于是,京中的胭脂水粉铺子,首饰衣裳铺子一时间忙碌的很。

  秋日宴这日,阮瑶盛装出席主持,歌舞缭绕,珍馐佳肴,推杯换盏之后,阮瑶点出了今日的主题。

  “本宫听闻京中待嫁的姑娘甚多,待娶的儿郎们也不少,今日大家齐聚一堂,不妨借着这秋日宴的名头,各位大人夫人们都替自家儿女相看相看?若是有那看对眼的,本宫跟圣上便下旨赐婚,届时也会送上新婚礼,祝福一对儿新人!”

  此话一出,宴中的人神色各异。

  家有待婚儿郎的人家自然是喜笑颜开,忙睁大了眼睛,看向殿中有姑娘的人家;而那些有适龄姑娘的人家则被泼了一盆冷水,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秋日宴变成了一场相看宴。

  阮瑶此举,还真的促成不少姻亲亲家。

  有些人看选秀无望,便也不在执着,纷纷为自家闺女细心打探相看。

  因这场秋日宴,今年京中大婚的人家可是不少,连带着京中经济也蓬勃发展。

  秋日宴第二日,阮瑶被诊出了身孕,时隔四年半,阮瑶再次有孕,朝中那些臣子们不再执着于纳妃了,一方面,磨了几年了,严博绍都未松口,另一方面,太子聪慧,燕王勤奋,中宫皇后再度怀胎,圣上子嗣丰,他们这些老家伙也没什么理由担心了!

  次年夏末,阮瑶产下一女,大夏朝的第一位小公主,也是唯一的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注定会无忧无虑的长大。

  建元十五年,严博绍禅让退位,年仅十六岁的太子严承暄即位。

  而自五岁便被云梦山天机老人看中的燕王严承曜最终还是没能如严博绍所愿,辅佐新帝在朝堂上一展宏图。

  对于此事,严承暄颇感不忿:“二弟也忒潇洒了,我终日埋头于这些奏章琐事中,他却能在外面放任自由,不行,作为有难同当的好兄弟,我得召他回来,帮我分担这些苦差事!”

  于是,原本自由无羁的严承曜被他亲爱的兄长一道圣旨召回了京城,开启了与群臣斗智斗勇的苦批生活。

  而此时,严博绍早已抛开朝堂之事,在儿女的留恋不舍中,带着阮瑶轻车简从,开启了两个人的云游生活。

  与你一起,踏遍万里山河,赏遍天下美景,此生无憾!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两个小皇子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