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18章

  正院,坐在上首的太妃看着底下的儿子,难掩心中激动。

  “绍儿,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确定想清楚了?”

  严博绍噙着笑:“母妃这是怎么了,这不是你正希望看到的事情吗?”

  太妃盯着严博绍看了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这是她的儿子,虽然中间有几年没在身边,但他的脾性她最是清楚不过,但凡心中还有一丝犹豫,便不会允诺什么,今日这番话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只是......她也有些顾忌。

  “绍儿,你当知道,我将瑶丫头当成亲生女儿,你是我儿子,我自是希望你们二人结为连理,但......”太妃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接着道:“但我先前探过瑶丫头的口风,她,她似乎对你只有兄妹之情......”

  太妃没说的是,也正因为这样,那韩元川母子来的时候,才让人将阮瑶与秦暄叫过去见礼的,且当时看那情形,瑶丫头跟那韩元川分明是聊得来的!

  太妃面色古怪的看着严博绍沉下来的脸,她对自家儿子还是有自信的,这儿子的长相遗传了丈夫的七七八八,丰神俊朗不说,举手投足自带一股子气势,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轻易的吸引众人目光,纵是比那皇家太子也不遑多让,否则也不会引得京中那未出阁的姑娘们纷纷找门路打听他的婚事。

  只有一点,自从五年前那件事后,儿子便经常冷着一张脸,一副生人勿进的表情,也吓退了不少有心思的姑娘。

  太妃叹息一声,这孩子背负的太多,也因此压抑了自己的性情,他要走的路比寻常之人难上许多,也因此,在婚事上,无论多少人家打着各种名义明里暗里跟自己打探,自己也没松口,已经这么难了,她不想在婚事上也让他压抑着,总要找个他真心喜欢的女子,将来陪在他身边,也好过他一人承受那许多压力!

  只是,若是强人所难,且这人是阮瑶的话,太妃还是有些顾忌的,总觉得两人要彼此欢喜才好。

  “我会让她心甘情愿的!”严博绍握紧了身侧的拳头,眼神中含着坚定。

  太妃看着严博绍的模样,有些担忧:“绍儿,你......你是因为要护着她,才下如此决心吗?”

  严博绍笑了,看着太妃道:“有什么不同吗?”

  太妃被噎了下,心道:当然不同了,若是因为想护着瑶儿,那便是没什么感情的,若是日后他上那条路,他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若是因为喜欢,那二人有了感情,想必以后的路,两人一起要好走一些!

  她自己也是自私的,丈夫和嫡子战亡,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自是希望他能过得快乐一些,纵使有千万重担,让他不得不负重前行,也希望他能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光亮,看到一些值得欣喜的事情,这是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期盼。

  既然知道了儿子的态度,知晓他是个有心有成算的人,那便放下心,彻底将事情交于儿子自己处理了,不管怎样,总不会弄到令人难堪的境地。

  ————

  日子安安稳稳的过着。

  兵部吴侍郎家的小女儿吴淑惠行及笄礼,因与阮瑶交好,特意下了帖子过来,邀阮瑶过府观礼。

  吴淑惠正好比阮瑶小一岁,与阮瑶在去年的一场宴会上相识,便一见如故,两人私下经常往来,逐渐成了手帕交。

  好姐妹及笄,阮瑶亲自手绣百福图,大大小小上百种花样,足足绣了一整个月才完工。阮瑶正指挥着天冬将裱好的百福图放入红漆雕花盒子里,便听的外面有小丫鬟禀报:“姑娘,明月姐姐来了!”

  明月是太妃身边的一等丫鬟,在正院也是颇有体面的人儿,阮瑶连忙让人请进来,吩咐摆茶。

  “姑娘也不必忙活了,奴婢就是替太妃过来传句话,太妃让您去正院一趟,说有事与姑娘相商!”明月笑着道。

  阮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有些暗了,正是用过晚膳的时候,往常这个时辰,太妃都是要做晚课的,鲜少这个时辰让人过去。

  不过疑惑归疑惑,阮瑶面上还是笑着道:“还请明月姐姐稍等等,我收拾收拾这便来!”说着,吩咐丫鬟好茶伺候着,阮瑶进了内室将刚才卸下的钗环重新插戴齐整,这才出来,带着天冬与明月一道儿往正院去。

  “明月姐姐可知太妃唤我何事?”阮瑶有心打探。

  “奴婢不知太妃唤姑娘何事,约莫是知道姑娘明日赴宴,嘱咐一二吧,现下,秦表姑娘也在太妃身边伺候着呢!”紫鸢道。

  阮瑶明白明月这是隐晦的提点她,且秦暄这个时辰还在太妃身边,想必又是有什么事情要求太妃了吧,既是为了明日赴宴的事儿,阮瑶也猜的八九不离十了,无非是带着她赴宴之类云云。

  果然如阮瑶所料,太妃先是开口问了几句明日赴宴的准备,接着道:“你暄姐姐来京都时日不多,这次既是你那小姐妹及笄,你暄姐姐也想跟你一道儿去见见世面,你可愿意?”

  不用猜就知道,秦暄没少在太妃面前说好话作保证,都能让太妃直接开口了,话说到这份儿上,若是阮瑶拒绝,那就是驳了太妃的面子。

  于是阮瑶笑着看向秦暄:“自然可以,有暄姐姐陪着,阮瑶求之不得呢!”

  太妃点点头,招手让姜嬷嬷过来,姜嬷嬷带着个小丫鬟一人捧了个红木漆盒过来,在二人面前打开,盒中分别放了一套头面,一套银花掐丝白玉珠头面,颗颗圆润饱满的珍珠散发着光泽,煞是好看;另外一套是水蓝色宝石镶银边头面,看那光泽和亮度,便知价格非凡,秦暄看的眼睛都直了,阮瑶也是心动不已。

  “这两套头面是我嫁妆里的,前些日子让工匠将珠子和宝石打下来,按照现在流行的花样儿,做了这两套头面,你二人一人一套,也是我这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阮瑶与秦暄二人双双行礼道谢。

  秦暄选了那套蓝宝石的,阮瑶拿了那套白玉珠的,后,太妃又拿出一个漆盒来对阮瑶道:“你的小姐妹及笄,我作为长辈,也略添薄礼,这只翡翠镯子,当是给你小姐妹的添礼,你便替我转交吧!”

  阮瑶笑着谢过了,太妃又拉着二人嘱咐了一堆要注意的礼节,这才放二人回去。

  回到青竹院时,天色已经黑透了,吩咐天冬将太妃准备好的礼物与自己准备的百福图放在一处,归置好,便由天冬伺候着歇了。

  而回到青岚院的秦暄,捧着那套头面仔细欣赏了好一会儿,越看越好看,甚至可以想象明日将它戴在头上,自己该是如何光彩照人,定能艳压群芳,随即又想道刚才阮瑶那波澜不惊的样子,暗暗嘀咕:姑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这般大方,阮瑶那丫头平时定没少从姑母这里拿好东西,何况她在府中住了这许多年,定是好东西见多了,这才能看到这整套的头面波澜不惊。

  因及笄礼的吉时定在巳时,尽管王府与吴府离得不远,阮瑶与秦暄还是早早的便到了。

  第一次参加京都的宴会,秦暄打扮的很是隆重,衣裳是新做的,首饰是昨儿太妃新赏的,浑身上下都簇新簇新的,头上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闪亮夺目,咋一看,还以为哪家的贵小姐呢!

  反观阮瑶,打扮的却是素净了些,身上的衣裳虽是新的,颜色却偏素净,头上戴了三两支珠钗与宫花,说起来也不是阮瑶不爱打扮,今日这般素净,一则是因为自己的容貌实在太过招眼,阮瑶只想低调的躲在人群中,不想招惹那些麻烦,所以平日里尽量将自己打扮的素净些,二则,今日是吴淑惠的及笄礼,主角应该是吴淑惠,阮瑶不想抢了她的风头。

  但即使这样,打扮素净的阮瑶走在秦暄身边,气场也丝毫不比秦暄弱,举手投足间带着贵气,因素净的打扮,还添了一丝书香气,更是衬的身边的秦暄像是暴发户一般!

  吴淑慧跟在吴夫人身边招呼着一众来客,看见阮瑶远远的过来,兴奋的拉着阮瑶的手:“瑶姐姐可算来啦,我这儿等的都望眼欲穿了呢!”

  阮瑶见到小姐妹也很是开心,笑着向吴夫人行礼后才握住吴淑慧的手:“是我的不是,让淑慧妹妹久等了,等会专门给淑慧妹妹陪礼道歉可好!”阮瑶佯装求饶,惹得吴淑慧娇笑。

  一阵笑闹后,吴淑慧这才看见阮瑶身边还站了个人,瞧着满身富贵,尤其是满头的珠钗,晃眼睛。但吴淑慧既然出身世家,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内心的想法,遂笑着道:“咦?这位漂亮姐姐是哪家府上的,怎从未见过?”

  秦暄见今天的主角终于看见她了,忙上前移了一步,刚想出声儿介绍自己,便听得身边的阮瑶道:“这位是太妃的表侄女,暂居燕王府,名唤秦暄!”

  秦暄白了阮瑶一眼,心中暗道:就你会说,生怕别人抢了你的风头!

  这一眼,正好被吴淑慧看在眼中,脸上的笑意便减了三分,只淡淡道:“哦!原来是暄姐姐,两位姐姐快些进去吧,等我得空了便找两位姐姐玩儿!”说着冲阮瑶眨眨眼睛。

  阮瑶知道她这是对某个人不耐烦了,遂道了句:好,便跟秦暄一同进去了。

  二人走后,吴夫人将吴淑慧拉到身边叮嘱:“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跟那什么阮瑶走的太近,又不是燕王府的嫡姑娘,连庶出都算不上,不过是个养女,你上赶着做什么,有空多跟你大姐姐学学,在太子妃身边多露露脸才是正事儿!”

  “哎呀,娘,瑶姐姐人多好啊,长得好看,性子也温婉,女儿就是喜欢她嘛!”吴淑慧拉着吴夫人的衣袖撒娇。

  “有什么用,无依无靠的孤女,不过是借着燕王府的名头出来走动,待嫁了人,燕王府又不是正经的娘家,谁还记得这号人,你以后少跟她来往,还有她身边那位姑娘,也不看看今天什么场合,将自己打扮的跟只花孔雀似得,土不啦叽......”

  吴淑慧被吴夫人最后这句话给逗笑了,“娘,您最后这句话说的在理,可不就是只花孔雀嘛!”

  娘俩儿的对话没持续多久,便被下一波来客给带过去了。

  阮瑶带着秦暄游走于一众来客之间,得益于严博绍的关系,虽然她跟这里的许多人也不熟悉,但不少姑娘前来搭话,阮瑶便顺势将秦暄介绍出去。

  纵使秦暄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模样,但此刻也结交了不少人,多是在家不受宠的庶女,看见秦暄打扮的这般富丽堂皇,便前来搭几句话,顺便打探一下那位年轻燕王的情况,而那些受宠的嫡出姑娘们,她们大多数连阮瑶都瞧不上,又怎会纡尊降贵来找秦暄搭话呢!

  阮瑶见秦暄跟几位姑娘聊的热络,便独自带着天冬在院中先逛逛,等着仪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