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9章

  一夜大雨,第二日清晨,雨便停了,空气中还沾染着一丝凉意。

  秦暄过来时,阮瑶还未起身,被天冬迎进了屋内,好茶好点心伺候着。

  待阮瑶起身后,秦暄已经告辞离去。

  “秦表姑娘可有说来意?”阮瑶问天冬。

  “未曾,只听说姑娘尚未起身,坐了会儿便走了!奴婢瞧着,像是去了正院,大概是找太妃去了吧!”天冬回道。

  阮瑶点头,不再去想她,吩咐天冬摆膳,今日严博绍休沐,膳后还要去青晖院将这些时日以来的字帖、读书心得拿给严博绍点评。

  临出院子前,阮瑶想了想,吩咐天冬带上自己这些日子新抄的一卷佛经,在去青晖院前,先去了一趟太妃院里。

  “姑娘来了,快进来,太妃和秦表姑娘正在里屋说话呢!”太妃身边的姜嬷嬷为阮瑶掀起竹帘,将阮瑶迎进了门。

  “瑶妹妹来了,我正和姑母说起你呢!”秦暄看见阮瑶挑帘子进来,热情的上前握住阮瑶的手,将阮瑶引至太妃面前。

  “哦?姐姐和太妃说我什么呢?”阮瑶朝太妃行礼后,问道。

  “我正跟姑母说:这么长时间以来,多亏了瑶妹妹在姑母身边陪伴姑母,还劳心费力的帮姑母打理着王府,瑶妹妹受累了,请受姐姐一礼!”说着便要对阮瑶行礼。

  阮瑶连忙闪身至太妃身后,躲过她这一礼。

  “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自幼长在王府,受太妃照拂,陪伴太妃本是应该,不当姐姐夸赞!”阮瑶一番话,让秦暄脸上的笑僵了一瞬。

  “呵呵......好了,瑶瑶说的对,你自幼长在王府,早就成了府中的一份子,你呀,虽然比暄儿年少一些,但暄儿刚来,你凡事多照应着些!”太妃对着阮瑶道。

  “是,太妃,阮瑶谨记!”阮瑶屈身行礼。

  秦暄听完太妃与阮瑶这番话,脸上的表情变了变,想到什么,重新露出乖巧的笑容,继续坐在太妃面前逗乐。

  “太妃,阮瑶还要去找表兄点评功课,就先告退了,暄姐姐还要陪太妃一会儿麽?”

  “嗯,我再陪姑母说会儿话,妹妹有事先去忙吧!”

  秦暄起身,笑着送阮瑶出了屋门。

  走出正院,天冬道:“姑娘,我怎么觉得这个秦表姑娘像是在......”

  “在什么?”阮瑶问。

  “嗯......在离间您和太妃,哎呀......也不算是离间啦,反正奴婢就觉得刚在秦表姑娘句句话将自己与太妃娘娘放在一起,仿佛姑娘您是个外人似的!”

  听到天冬说这话,阮瑶笑着点了点天冬的额头:“还不算太笨,也能看出一二来了!”

  “姑娘,天冬本来就不笨嘛!”天冬抚了抚额头,嘟囔了一句。

  “呀!那太妃不会对姑娘......”

  “刚夸完你聪明,怎么又犯上傻了!”阮瑶睨了天冬一眼:“连你都看出她的意图来了,太妃难道看不出来?你呀!就放宽心吧!”

  “哦!”

  主仆二人谈笑着往青晖院去了。

  青晖院的小厮都知道:每逢王爷休沐日,姑娘便会到青晖院来,而且还会带来好吃的点心,这日,也就成了青晖院下人们最期待的日子。

  “姑娘来啦,王爷在里边呢,我引您进去!”守门的小厮热情的将阮瑶主仆二人引进青晖院。

  阮瑶在青晖院的功课已经不止于习字了,丹青、甚至兵法,都在严博绍的教授之内!

  “今日我有些事情要办,你自个儿在这儿习字看书,书架上的书你可以随意翻看,有事叫赵立!”严博绍指了指守在书房门外的青衣小厮。

  赵立冲阮瑶拱手施礼。

  “表兄要出门吗?”阮瑶问道。

  “嗯!去去就回,你好好做功课,回来检查!”严博绍指了指桌上的字帖。

  阮瑶目送他出门,安安静静的在书房带了整晌,眼见晌午了,严博绍还未回来,阮瑶便没多等,将自己练的字放在字帖的旁边,算是交了功课,又转身在书架上抽了那本还未看完的《鬼谷子》,带着天冬离开了青晖院。

  第二日一早,阮瑶用早膳时,瞥见天冬怪异的脸色,好像有什么困惑不解的事情。

  “天冬,怎么了?”

  阮瑶咽下最后一口鸡丝粥,问道。

  “姑娘......”天冬欲言又止,眼见着阮瑶皱起眉头,天冬继续道:“今早,府中下人们都在谈论王爷的事情!”

  “表兄?怎么了?”阮瑶没察觉,自己声音里有一丝紧张,想起昨天他说去去就回,但一直到晌午还未归,阮瑶担心严博绍出了什么事情。

  “王爷昨晚一夜未归,直到今早才回府,而且......而且被东街留香楼的轿子送回来的......”

  东街留香楼?阮瑶在脑海里搜寻这个地名儿,发现自己从未听过。

  “留香楼?那是什么地方?”阮瑶问。

  天冬脸上浮现懊恼之色,这等烟花柳巷的名字,怎能污了姑娘的耳朵,但是姑娘这都问了,天冬只好委婉的解释:“留香楼便是......是那收留贱籍女子之地!”

  这般一解释,阮瑶便明白了,就是花楼呗!

  严博绍虽向来性情清冷,身边也从未出现过女婢,但是身为一个男人,或许是因为应酬,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去花楼宿个一宿,也是可以理解的。

  阮瑶不理解的是天冬为什么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难不成这丫头对表兄......

  这般想着,阮瑶心里叹口气,用一副洞悉一切的眼神看着天冬:“天冬啊,表兄他人......虽然也不错,但是以他这样的家世,相信你也知道,能被他留在身边的人,出身必定不凡,哪怕不为名分,但是也得为自己的后半生着想啊,咱们姑娘家这一辈子......”

  起先还云里雾里的天冬,天冬眼见着自家姑娘看向自己的眼神,愈发慈爱,说的话也愈发离谱,终于知道自家姑娘误会了,忍不住出声打断了阮瑶。

  “我的姑娘诶!您莫不是将奴婢想成那起子没脸没皮的小丫头了吧?”

  被打断的阮瑶一愣,看天冬的表情,心下顿悟:自己误会了。

  不自然的笑了笑,阮瑶端起茶,缓解自己的尴尬。

  天冬叹了口气:“唉!姑娘,奴婢是可惜,今日王爷被那留香楼的轿子送来时,咱府门口可是围观了不少人,且王爷因为宿醉还差人专门去朝堂上告了假,可是寒了京都一众姑娘们的心,恐怕太妃知道了也是要动怒的!”

  天冬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但阮瑶却不这么认为。

  严博绍一直是个自律的人,纵使放纵自己,也不会任人围观,况且还因为这事在朝堂上告假......太不寻常了,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表兄一个人去的留香楼吗?可有同行之人?”

  “这个......奴婢不知,前头这事儿,奴婢也是听守门的花婆子说的!”

  这样啊,阮瑶若有所思。

  “表兄已经回青晖园了是吧,天冬,随我走一趟!”

  阮瑶带着天冬到了青晖园,守门的小厮依旧热情。

  “姑娘来了,咱们王爷刚歇下,姑娘是直接去书房还是.....”

  “嗯,我去书房取本书!”阮瑶进了东侧的书房,在书架上随便取了一本书,片刻中便出来了,正好遇见严博绍的贴身小厮严一。

  “严一!”阮瑶出声叫住了他。

  严一见了阮瑶,躬身行礼:“姑娘来了!”

  “嗯,来表兄院里取本书!”阮瑶摇了摇手中的书,接着问道:“刚才听守门的小厮说,表兄刚刚回府,好像还饮了不少酒,表兄身体没什么大碍吧?”

  严一看了看四周,上前一步,靠近阮瑶小声道:“还不是太子殿下,昨日非得拉着咱家王爷去花......去饮酒,这不,咱家王爷喝成了这样!”严一朝严博绍宿的屋子努努嘴。

  “太子殿下?”阮瑶眉毛一挑。

  “是啊,太子殿下请了好些人,什么兵马司的王大人啊,常将军啊,李将军啊......”

  听严一说着这些人名,阮瑶心中好像抓住了一丝什么东西,将这些人名暗暗记住。

  “不过姑娘放心,咱家王爷身体好着呢,酒量也不差,睡一觉就成了,不碍什么事儿的!”严一笑哈哈的道。

  “记得让厨房准备些醒酒汤,省的表兄醒了头疼,行了,你也快去休息会儿吧,表兄应酬,想必你也不得闲,趁这会儿有空,快去睡会儿吧!”

  “哎,姑娘慢走!”

  严一目送阮瑶出了院子,才回自己的房间。

  回到青晖院的阮瑶将刚才记下的名字写在纸上。

  “天冬,你知道京中有常、李二位将军吗?”

  “姑娘说的莫不是骁骑营的常胜常将军和李良李将军?他们二人啊,在百姓中可是名人,传说常将军膀大腰圆,面容丑恶,力大无穷,能扛起几百斤的大鼎呢!这李良将军吧,传说是个瘦小的人,矮矮瘦瘦的,也是面容丑恶,百姓中大人经常拿此二人吓唬小孩子呢!”天冬煞有介事的说道。

  阮瑶也用心记下了天冬对这二人的描述。

  骁骑营的人,一向混迹于权贵公子哥儿中间的太子邀请骁骑营的两位将军与严博绍一起去留香楼,这就有意思了!

  阮瑶恍惚记得,严博绍率军凯旋回城的时候,听过骁骑营这个名称,若这常、李二位将军是跟随严博绍一起出征燕北,又一起凯旋回城的,太子同邀二位将军与严博绍一起出入留香楼,这要是被有心人看到眼里........哦!不对,严博绍这般大张旗鼓的被送回来,恐怕这事情已经满京城人尽皆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