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掌家媳妇宠夫日常>第63章 粥棚

  顺利的回到家, 沈安筠下了马车,先问观棋:“咱们府里,应该是安全的吧?”

  观棋:“少奶奶放心, 府里现在绝对安全,特别是外院,因为出过宋三生的事,现在外院已经都是可信之人了。”

  既然都是可信之人,沈安筠也就不担心了, 对姚绍卿说:“您只安心住下,需要什么直接吩咐观棋就是, 他定能给您办的妥妥当当的。”

  姚绍卿赶紧道:“怎当得起少奶奶的敬语!”

  从观棋对姚绍卿的态度上,沈安筠就已经看出,自家相公和姚绍卿的关系应该很好。

  姚绍卿年长一些, 两人平时相处,相公应该会称他为兄。

  观棋他们因为身份原因, 不能随便把主子的秘密透漏出来,哪怕面对他们的主母, 没有主子的交待, 随意透漏也是大忌。

  沈安筠虽不会为难他们, 却也不能因为他们不说,就真的当成没看出来,随意的应着兄长的敬语。

  哪怕不讲私交,只说姚绍卿一个江湖人被官差追杀,就让沈安筠想到了晋地灾情爆出来的事。

  沈安筠不和他论敬语的事, 只问他:“您被追杀, 是因为晋地的灾情, 就是您爆出来的吧?”

  姚绍卿想不到沈安筠是怎么猜到的, 他虽然没准备什么都瞒着,却也没有承认,只反问道:“怎么会这么想?”

  沈安筠:“那些官差和县衙里的衙役不同,他们所追拿之人,无不是穷凶极恶不把普通人的性命看在眼里的人,虽说官府的人也不怎么在乎普通百姓的死活吧,可是在抓捕的时候,还是会尽量的少伤及一些无辜的。

  今日追杀您的官差却不同,从他们的话中不难听出,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个危险的存在。

  什么样的人需要他们这样的官差来追杀,对于普通百姓却又是安全的呢!

  结合近期发生的事,答案其实并不难猜。”

  姚绍卿心说:不愧是杜钰竹选的媳妇,这个聪明劲,真是一模一样。

  既然都猜出来了,姚绍卿干脆大方承认:“没错,爆出晋地受灾的人,就是我指使的。”

  姚绍卿承认了,沈安筠直接正了神色,对他行了礼。

  姚绍卿倒也没避,都说到这份上了,再避就显得矫情了。

  沈安筠就问观棋:“相公都怎么称呼姚大侠?是以兄长相称,还是…”

  观棋觉得少奶奶对少爷的事,应该已经猜出来了。

  问的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说,就直接回道:“少爷和姚大侠是以兄弟相称。”

  沈安筠就对姚绍卿重新见礼,口称:“姚大哥。”

  姚绍卿为好友能娶到这样冰雪聪明,还深明大义的妻子感到高兴。

  应下这个大哥,又道:“这些日子就麻烦弟妹了!”

  沈安筠直说他太过客气。

  又嘱咐观棋一定要照顾好姚绍卿,这才回了内院。

  ……

  瑞王上午接了旨意,又给皇帝要了两个文臣,一个武将,带了一百禁卫军,下午就出京去晋地。

  姚绍卿要已把晋地的具体情况写信告诉瑞王,可是皇帝没拨钱粮,晋地粮仓里的存粮还是个未知,瑞王一众真的就是星夜兼程的往晋地赶。

  瑞王到了晋地,第一件事就是接管府衙,然后查验粮仓,因为有圣旨在手,过程还算顺利,只是清点完存粮量,瑞王的心情几乎降止谷底!

  粮仓的存粮,按规定不得少于八成满。可是实际的存粮量,却只有囤粮量的不足两成!

  瑞王掩下眼中的杀意,只说要彻查到底,然后就和他预想的一样,不等出了粮仓,这些官员就推出一个‘罪灰祸首’。

  瑞王指着众人,咬着牙说:“你们,你们好得很!”

  众臣只说:“为皇上分忧,实乃臣之本职,当不得王爷夸奖。”

  这种明晃晃的欺辱,反倒让瑞王冷静了下来。

  过了好大一会,瑞王才吩咐众官员赶紧整理灾情,再根据各地受灾程度,依次设立粥棚。

  在这些官员的眼里,瑞王这就是妥协了。

  粮仓贪污案有‘罪魁祸首’顶着,其他官员都安全了,对瑞王的吩咐都积极响应,普通百姓的命再是不值钱,可是管辖之地的人都死光了,他们的官也做到头了。

  ……

  杜钰竹带着第一批物资到了晋地,先让人给瑞王去了信,这才去官府报了备。

  两方商议后,杜钰竹留下少数人马,在当地设了粥棚,自己带着剩下的车粮和人手,向着前世第一处起兵的灾区前进。

  到了目的地,杜钰竹没和当地官员报备,直接自己组织灾民,开设了粥棚。

  钱海是晋地彭县人,幼年时期家中也算富足,只是后来父亲重病,花光家中大部分积蓄,也没保住性命,后来又因为他为别人打抱不平,又被人讹了小半的身家。

  这两年又赶上母亲生病,家里基本已经被掏空,钱海原本还想着等母亲身体好一些,自己出门给别人走镖,不用几年家里就又起来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当家中钱粮几乎用尽的时候,晋地灾情爆发,若只是受灾钱海也不怵,他年轻力壮,普通三五个壮汉也不是他的对手,因着这两年家中总是出事,钱海还并未娶妻,身边只有一个瘦弱的老娘,晋地受灾,他正准备背着老娘去别人地方谋生活。

  可是官府却在这时候围了灾区,钱海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带着老娘突围出去。

  县城外,一个草棚里,十几个精瘦的汉子,正围着钱海低头商议着什么。

  一个眼睛特别大的汉子,说:“钱哥,我那边的弟兄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冲进县城。”

  其他人也跟着响应:“对,冲进县城,把他娘的县官和那些卖高价粮的奸商都宰了,把粮仓开了,让城外这些饿着肚子的百姓都吃个饱!”

  钱海看了一圈瘦的都脱了相的众人,心中更恨贪官。

  官府虽然封锁了道路,如果单独一个壮汉,趁着官兵换防的时候,拼着受些伤,还是能逃出去的。

  可是并不是谁都能抛开家小,独自一人去谋活路的!

  这些曾经都是能一人打倒三两个不成问题的人,也都是和自己一样,舍不得抛下家人的人。

  有人又催了一声:“钱哥,下决定吧!”

  哪怕还有半条活路,谁也不会想着去谋反!可是现在,除了谋反,真的就半天活路也没有!

  钱海一咬牙:“好,就定在……”

  话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声音。大家都饿的没有力气,像这么中气十足的喊声,好像还是上辈子听到的。

  声音越来越近,众人这才听清内容。

  “有人开粥棚了,现在招募年轻壮丁维持粥棚秩序,有意者去河滩处报名。”

  刚才还说没有半条活路,现在活路就摆在面前,钱海一下子站了起来:“走,看看去!”

  有活路,谁还执着于谋反呢!

  ……

  杜钰竹已经让人在河滩边上围出一块地方,十几个手持大刀的壮汉就守在粮车旁边。

  因为有人喊着招募壮丁维持周鹏秩序,这才让周围眼睛发绿的灾民没有一拥而上。

  否则,别说十几个持刀壮汉,就是再加十几个,这些多日未进食的灾民,也会拼了性命,把车上的粮食抢了。

  随着陆续前来报名的灾民多起来,杜钰竹就让人带着他们先支锅。

  当钱海他们过来的时候,米粮已经下锅,被挡在外面的灾民又是一阵骚动。

  维持秩序的人就喊道:“乱动的人,手中的号筹作废!”

  这句话还是很当用的,领到号筹的灾民就安静了下来……

  刚才还商议着攻打县城的几人,看到真的有人在设粥棚,哪里还顾得想刚才的事,身上好像也有了力气,都加快了脚步,向着报名处走去。

  墨染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在纸上,然后又把他们的名字记在竹牌上,把竹牌按着名字分给他们,说:“拿着竹牌,去我们少爷那里领事去吧。”

  几人被人领进了临时搭建好的草棚里,见里面有一个貌若嫡仙的男子坐在那里,领他们进来的人就说:“这是我们家少爷。”

  几人直接对着这位嫡仙少爷磕头。

  这个时候来这里开设粥棚人,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这个头磕的真心实意。

  杜钰竹赶紧道:“大家别磕了,赶紧先吃点东西垫垫,吃完东西,再去维持秩序。”

  几人还是坚持把头磕了,这才按着杜钰竹说的坐了。

  护卫端过来用水泡开的干粮,每人面前放了一碗。

  几个汉子也都饿了多少天了,可是面对着冒着香气的食物,他们却都在想:如果能端出去,给老娘(妻儿)吃该多好!

  杜钰竹好像知道他们想的什么,劝解道:“只有吃了东西,才有力气维持秩序,今天是第一天,允许你们在放完一轮粥后,端一碗粥回去给家小。明日再来就不能再回去了,不过有一个饼子的报酬。”

  几人听完,又想给杜钰竹跪下了。

  最后在杜钰竹的催促下,含着眼泪喝下了碗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