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掌家媳妇宠夫日常>第53章 成功

  八月转瞬即逝, 让整个丰漳县期盼已久的拉客大车,终于开通了!

  随着县令的一声宣布,第一辆载满人的大车, 缓缓的驶出了车马店。

  与此同时,位于丰漳县最东边的大庄乡,和杜氏车马店合作的客栈里,也驶出了一辆,同样挂着杜氏标志的大车。

  大车里面空间宽敞, 中间一个过道,左右两边各八排座位, 每排有两个座椅。

  大车驶出大庄乡,车上的伙计就开始从后往前收车资。

  李玉芳坐在靠后排的中间,怀里抱着个包袱, 里面坐的是她十岁的儿子,他们后面是一对小夫妻, 因为上车晚了,前面没了座位, 夫妻俩这才做后面。

  小媳妇直接付了两人的车资, 伙计往前迈了一步, 到了李玉芳这一排,直接问:“大姐到哪里?”

  李玉芳略微有些紧张的说:“去县里。”

  伙计看了眼坐在她里面的男孩,又问:“是两位么?”

  李玉芳说了声:“是”

  不等伙计报价,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十文钱拿了出来。

  伙计收了车资,正准备转身去收另一排的车资, 就听李玉芳又问了一句:“下午真的还有去清丰镇的大车?”

  伙计笑着回答她:“大姐您放心, 清风镇和咱们大庄乡一样, 属于距离丰漳县最远的乡镇, 都是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趟车,咱们这趟车不到中午就能到县里,等车的时间不但能吃饭,若是你有兴致,还可以在县里那几条热闹的大街上转一转,只要看好时间,绝对不耽搁您去清风镇。”

  李玉芳见他态度亲和,也不那么紧张了,又接着问了句:“县里我也不熟悉,想买点东西,也不知道去哪里合适?”

  对于李玉芳的问题,伙计一点也没有不耐烦:“大姐放心,咱们的大车进了县里,沿路我会介绍一部分店铺,足够你买齐东西的。”

  听了伙计的话,李玉芳这才放心,对伙计道了谢,抱紧包袱,开始想给外婆都买些什么。

  李玉芳小时候家里人口多,日子过的拮据,她因为是女孩,祖母分饭时总是克扣,一年到头根本吃不了两顿饱饭,都五六岁了,还没别人家三四岁的孩子高!

  她外婆看不下去,把她接了回去,养了两三年,个子总算撵了上去,父亲这才把她接回家。

  她家里本来就离外婆家比较远,她更是从丰漳县靠西的地方,嫁到了丰漳县的最东边,每年回娘家的次数都有限,成亲那么多年,还是儿子小的时候,娘家兄弟成亲的时候见过一次外婆,之后再也没见过!

  不是她不想去看望外婆,实在是距离太远,出嫁女回娘家是应该的,可是却没有外甥女必须要去外婆家的规矩。

  所以哪怕李玉芳几次三番的,想让丈夫陪着自己去看望外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去成。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上的不宽裕,因为距离外婆家实在太远,去一趟要么租车,要么就是借村里的牛车,这两样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是不小的开支。

  这么多年,一次又一次的往后推,直到今年中秋李玉芳回娘家,听说外婆春天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将近半年,现在才将将能下床。

  李玉芳的眼泪当时就没忍住,她害怕这次听到的是受伤的消息,下次说不定就是……

  丈夫在镇上给人做工,只陪着自己回娘家,就耽搁了两天,再让他陪着去看外婆,他愿不愿意另说,婆婆那里是真的不会同意的!

  李玉芳又紧了紧怀里的包袱,心中万分感激的想:幸好杜家开通了大车路线,自己带着儿子来回两趟也只需要二十文,省下来的路资,还能多买两份礼物。

  最主要的是,坐大车去清风镇,根本不用丈夫陪着,自己只带着刚脱离孩童的儿子,就能出门。

  在李玉芳又是激动又是感慨中,马车进了丰漳县城,九月的天气正是舒服的时候,伙计就对车上的人介绍一些门脸比较大,或者是比较又特色的店铺。

  大车驶入繁华街道,伙计指着一个围满了人的门店,说:“这是王家的包子铺,已经传了三代了,妥妥的老字号,大家若是有兴趣,待会儿可以过来尝尝。”

  这是进入繁华街道伙计介绍的第一个门店,闻着刚出锅的包子香味,大家心里都记下了,想着待会如果能转到这里,就先买两个尝尝。

  马车继续往前走,伙计又开始介绍,有着三间门店,旁边是一个通往后院的大门,出入都是满身肌肉的壮汉的地方。

  “这是张家镖局,大家如果有重要的物品,或是大批的货物要托运,都可以来这里委托他们护送。”

  车上大多坐的都是普通人,大家虽然没什么重要的物品,也没有大批的货物需要托运,不过他们还是把张家镖,局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伙计又沿路介绍了几个门店,大车终于来到炫彩布莊,这次伙计介绍的就仔细多了:“这是我们杜家少奶奶的产业,里面从普通棉麻布料,到高档的绫罗绸缎,各种布料应有尽有,布莊的布是直接从少奶奶自己的染房里过来的,不但价格便宜,质量也绝对有保证!大家如果在炫彩布莊买布,只要说是坐着杜家的大车过来的,布莊里还会有优惠!”

  车上的人一下子就激动了,大家从大庄乡来县里,不是出门办事,就是走亲访友,炫彩布莊这么大的门脸,还是两层,不用说里面的布也比大庄乡的布莊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出门办事的想着,待会一定要给媳妇,或是老娘扯一身衣裳料子。

  走亲访友的也在想,如果炫彩布莊的布料,真的既便宜又好看,就给亲友也扯上一身。

  当然,激动的人里面,也包括李玉芳。

  她原本想给外婆做一套衣服,却因为不知道外婆现在的尺寸而打消了念头。

  现在听伙计说炫彩布莊的布料既好又便宜,就想着给外婆扯一身衣裳,让表嫂给外婆做,大不了再多买些小孩子爱吃的点心。

  马车到了车马店,李玉芳先问清了下午去清风镇的车几时发车,这才带着儿子出了车马店。

  看着周围的各种的吃食店铺,李玉芳问清了价位,竟然不比镇上的吃食贵!

  母子俩一大早就到镇上搭车,现在虽还没到饭点,却也饿了,她干脆选择先吃些东西,再去买东西。

  吃过饭,又买了东西,回到车马店,就发现去清风镇的大车上,已经有一半都坐了人。

  李玉芳赶紧带着儿子上了车,安置好了,她才有心思听大家说话。

  这一听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从不同的乡镇过来,然后坐下午的车,去看望早就想看,却因为路途遥远、手中拮据、无人陪伴,而一直没有去看望的人!

  李玉芳又抱了抱扩大了好多倍的包袱,心中感慨:县太爷说杜家新增的这个大车拉客的事,是个利民之事,真的一点不假!

  ……

  车马店的新项目一炮打响,不止普通的百姓说杜家做的是利民之事,就连县里的很多望族,也对这件事多有赞许。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一个利字而已。

  杜家大车上的伙计介绍的店铺,其中有一半都是各个望族的产业,经过伙计的介绍,他们店铺的生意,都是翻倍的增长!

  很多原本和杜氏一族交好的家族,和杜氏族长的接触慢慢变少,改成和杜父交往密切了起来。

  原本和杜氏家族没多少来往的人家,更是直接认准杜钰竹家,如果在他们家族里提到的杜家,绝对不是杜氏族长带领的杜家,而是单指杜钰竹这一门杜家。

  杜氏家族内部,很多人家也开始向杜钰竹家靠拢,只几天的功夫,杜父就从族内只有两三户人家支持,到有一半族人支持。

  族长面对着这样一族两分化的局面,除了在家暗自咬牙,其他的却不敢有任何动作。

  因为他知道,杜父在内,不止是有一半的族人支持,在外,更是有整个丰漳县的人支持。

  自己只要还是族长,只要以后不让他抓住什么把柄,他杜立康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

  大车的开通,不止方便了丰漳县的百姓,也加快了杜钰竹的手下收集消息的速度。

  车马店对外招人的时候,主要负责传递收集消息的李宝明,趁机安排进来了四个人,让他们分别争取到东面西北四个方向的路线。

  路线开通后,各地消息的收集,比之前快了不知多少倍!

  可惜杜钰竹并没有来得及感受可以快速收集速度的喜悦,这两天收集的消息,都直指一件事——晋地大旱!

  前世杜钰竹收到晋地大旱的消息,比现在整整推迟了一个月,因为官府的不救反压,很多灾民,已经受灾的百姓,变成了叛贼!

  至于让官府不救反压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万寿节将至,官员怕触了皇帝的霉头,导致乌纱不保。

  于是那些贪官污吏,不但封锁消息,还全面封锁灾民,把他们困在颗粒无收的家园,既不开仓赈灾,也不放灾民外出某个活路!

  杜钰竹把晋地受灾的情况都写信中,最后又写道:万寿节将至,晋地受灾,当地官员无一人上书朝廷,恐其会不救反压,最后导致后果严重,望君速速决断!

  写完晾干,装入信封,把信交给观棋,吩咐他尽快传过去。

  观棋收好信,应下主子的交待,就去了专门卖古玩的义德轩,让他拿个玩意,去找张大彪走一趟镖,好把消息传过去。

  观棋揣着信,一边走一边想:少奶奶什么时候开通从丰漳县到京城的路线,也省的少爷再和王爷通信,还要再转上两三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