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衙门对面小酒馆>第46章 来好消息

  一顿饭吃罢,钱大和钱二都已经有了醉意,赵涵江便特许让他们回家休息,待初七再来上工。

  俩人将桌子收拾一番,才告辞离开。

  屋内只剩下赵涵江一人,他躺在暖炕上闭着眼睛,看着是已经熟睡了,岂料他猛的睁开眼,没有半分醉意,眼里一片清明。

  刚才在吃饭的时候他留意到钱家兄弟的虎口处茧子很厚,不似寻常的衙役,更像是长期握剑或者刀所留下的。钱大不爱说话,几乎没怎么言语,但是每当钱二想说什么的时候都会看钱大一眼。

  再有,他仔细观察过,俩兄弟根本不像。

  赵涵江起身,捏捏眉心,钱氏兄弟身份存疑,目前看并没有加害他之心。

  当然,也有可能未涉及到一些东西。

  坐定之后缓了一会,待头不晕之后穿鞋下地,青蓝色的袍子被他好好的挂在了地上,他伸出手抚上了仅存的一丝褶皱,将其抚平,这才心满意足的又回到了暖炕上。

  大年三十这日,李府的临清轩热闹的很。

  阿乐和李婉淑面对面的坐着,老太君和姜氏面对面的坐着,四个人在打叶子牌。

  地下的小方桌子旁,李家兄弟在下着围棋。

  老太君这屋一向烧的暖和,阿乐坐在暖榻之上,鼻尖开始沁出微小的汗珠。拿出帕子擦一擦,又伸手去捻了一块绿豆糕吃下,这才好了许多。

  姜氏手指微动,也拿了一块精致小巧的绿豆糕放在嘴里。不怪来谢居的生意好,连最普通的绿豆糕都如此好吃。

  色泽浅黄,点缀着点点的红色,是切的碎碎的红果子。口感细润紧密,唇齿之间皆是豆香,而且甜甜的口感中夹杂着红果子的酸,一点都不会觉得腻。

  姜氏喝了一口茶,又捻了一块,吃下之后觉得口舌生津,不那么燥热了。

  老太君瞧见了,边打牌边笑着道:“阿乐店里东西都不错,今个你三叔去参加同僚聚会,还带了几份糕点过去呢。”

  阿乐笑笑,一双杏眼弯弯,“三叔太看得起我了,还说随便拿几样就成,那些达官贵人,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吃。”

  李婉淑插话道:“你放心吧,前几日姑母进宫还给太后送了来谢居的糕点和小菜,听说深得太后的心意呢,更别说这些官员大臣。你瞧着吧,用不了多久,你这小店就得扩大咯。”

  阿乐但笑不语。

  “哎呀,阿乐不只生意好,连打牌都赢呢,”李婉淑将手中的牌放下,撒娇道:“不玩了,也快到吃饭的时辰了,祖母,我都饿了。 ”

  老太君抱住李婉淑,慈祥地道:“好,这就吩咐厨房生火做饭。”

  姜氏伸出手指点点李婉淑光滑的额头,宠溺的笑道:“今儿个许你多吃点。”

  阿乐在旁边笑,纤长浓密的睫毛下一双杏眼闪动着亮光。

  要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晚间的时候,李子延也赶了回来。吃过饭之后,老太君发话,让几个小的去院里放烟花,热闹热闹。

  阿乐还是头一回放烟花,李鸿光怕她害怕,便道:“二姐姐,我来吧。”

  阿乐笑笑,将手里的火折子递给了他,然后抬起净白纤细的颈子朝天上看。

  片刻之后,嗖嗖几声,暗黑的天空之上炸开了好几朵灿烂夺目的烟花,那么绚烂,那么耀眼。

  阿乐的眼睛里倒映出烟花的色彩,她开心的笑了起来。

  关州,知府衙门后院,赵涵江负手站在院内,抬头看天上的烟花,一朵朵花儿绽放,华丽多彩,赵涵江看着看着便笑了,如冰川融化般的温暖醉人。

  出了二月份,天气开始转暖,赵涵江着人去问城边破庙里面聚集的乞丐,是否愿意靠力气干活吃饭。

  之前乞丐们就收到了过冬的棉被,还有许多吃食,早就对新来的知府大人感恩戴德,如今听的有这种好事更是一口答应,有饭吃能好好的活着,知府大人让他们做什么都好。

  赵涵江带领着衙门里的人,和愿意来的乞丐们,一起出了城。城外有一条河,横于两座山之见。赵涵江来考察过,水里泥沙太多,因此水浅河宽,想要过河需得绕的很远去渡桥。

  此时河面边缘的冰层已经融化了,但是想要取水或是挖泥沙都很难办到。李捕头望着河面皱眉,不解的问道:“大人,我们是要清理河道吗?”

  此话一出,小乞丐们傻了眼,他们虽说穿了官府给的棉衣,可下河之后湿了衣服定会生病啊,哪有钱去抓药?这桩买卖不划算。

  领头的乞丐叫柱子,是这里面最大的,他面黄肌瘦,个子不高,但是心眼多,所以是个小头头。

  柱子眼睛滴溜溜的转,刚要扯个幌子拒绝,赵涵江便道:“自然不是,要做的是挖一条水渠出来,引水。”

  柱子抿唇,用脚使劲踩脚下的土,能踩动,他便未吭声。

  赵涵江指挥在离河道五丈远的地方开始挖,要求挖出来的沟渠深且窄。在场的二十来人,全是男子,便都甩开膀子开始干活,赵涵江也参与了进来。

  到了开春的时候,赵青山和长兴赶到了关州,看着眼前挖好的深水渠,一路贯穿至植被稀疏缺少水源之处。长兴敬佩道:“大人在哪里都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啊。”

  最后的几丈距离,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挖通。解冻后的河水顺着水渠奔流远去,里面有一些小鱼也跳跃着随着水流游走了。

  赵涵江本想着待土地滋润之后便可种植,等天再暖和些便能建桥。未成想连着下了几日的大雨。

  站在书房,望向窗外的长兴啧啧几声,“这地方真怪,刚一暖和就下雨,明明已经春天了,还得穿着这些厚实的衣裳。”

  未听见大人说话,长兴回头望过去,只见自家大人站在书桌前,神情舒缓,眼带笑意的写信。长兴嘿嘿一笑,不用看他就知道,定是在给掌柜的写信。

  雨水持续了四天,在第五天的时候停了,天空如洗过一般,瓦蓝瓦蓝的。长兴刚洗了一堆的衣裳和被罩,打算趁着天气好,晾在院子里。

  李捕头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面带喜色,看见长兴便问道:“大人在哪里?”

  长兴云淡风轻的道:“李捕头,您还用问吗,定然是在公房看卷宗。”

  李捕头便转身往公房走去,敲敲门,听见里面传来一声清朗的声音“进,”他才推门进去。

  “大人,”李捕头抱拳行礼,然后抬起头一脸激动的道:“河道里有金砂。”

  赵涵江站起身来,顾不上合书,忙去询问怎么回事。

  李捕头娓娓道来。

  原来是乞丐里有个叫柱子的半大小子,瞧着天气好了,便想要去水里弄点小鱼小虾的打打牙祭。可是连着几天的大雨,从山体和河岸上冲刷下来许多的泥土,河水浑浊不堪,只能勉强在河边碰碰运气。

  水已经涨的很高了,还好新挖了一条深且窄的水渠,分担了一下主流河水的汹涌。柱子只敢在新挖的水渠旁呆着,用自己的破旧衣裳去扔在水里,一次次的兜水虑鱼。

  几次下来倒是兜到了几条小鱼,直至最后一次,他兜上来一块芝麻大小的金子。

  虽然小,但是黄灿灿的闪人的眼。

  柱子四处看了一下,发现附近没人,便偷偷的将小金子藏了起来。要不说他还是孩子呢,有钱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进到城里的饭馆,点了一桌子的菜,狼吞虎咽的吃。

  李捕头恰巧去饭馆,认出了他。本想这小乞丐别是偷的银子,李捕头便将柱子拽到一旁,严声厉色的询问。柱子还是怕衙门里的人,便一五一十的招了。然后李捕头第一时间过来,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涵江。

  听完来龙去脉,赵涵江沉思片刻道:“柱子现在人在何处?”

  李捕头回话道:“我已将他带到了衙门,大人可亲自问询。”

  赵涵江避开了衙门里的众人,在后院书房询问柱子,和李捕头说的一模一样。

  赵涵江让柱子先回去,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这件事情。柱子被两个面凶的人接连盘问,早就胆怯了,连连称是便走了。

  “李捕头,”赵涵江走出屋子,对外等候的李捕头道:“走吧,我们一道去看看。”

  春分的时候,来谢居推出了新样式的春饼。不再是单一的饼皮,而是各种颜色和口味。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嫩野菜汁和面的浅绿色的饼皮。

  内里卷饼的馅料则是根据京城人的口味做了调整,而且京城储存过冬的菜样也多,来谢居光是素菜就有十种,荤菜样式更是多,最受青睐的则是招牌酱肉切成的片。

  梁王坐在书房里,旁边的食盒有五层,放着春饼和小菜,还有来谢居卖的最好的几样糕点。梁王正在看一封信,看完之后直呼:“好好好。”

  抚掌大笑。

  王妃李氏正拿着筷子细心的卷着梁王爱吃的菜色,见梁王似乎极其高兴,便问道:“王爷,何事这般高兴?”

  梁王坐下来,控制住情绪道:“果然没有看错赵涵江,立了大功啊!”

  --------------------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今天网购了去皮绿豆和蔓越莓干,还有一些模具,只待东西来就可以自己做绿豆糕啦~

  激动的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