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衙门对面小酒馆>第42章 到达地方

  夜幕即将降临,他需要找个地方休息。赵涵江下马,牵着马儿往城内走去。

  赵涵江记得在图纸上留意过此地,面积和武陵县差不多,但是因为人少土地贫瘠,便和旁边的华远县并在一个知县手底下管理。

  进了城内,一眼望到头的街道上商铺没有几家,迎面一种萧瑟之感。好在都开着,赵涵江便找了一家客栈,定了一间房。

  在房间内洗了个热水澡,赵涵江披散着乌黑的湿发,从包裹中掏出图纸和相关的书籍,坐在凳子上看起来。烛火下赵涵江侧脸线条流畅,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抿。

  自己赶路快上了许多,不出三日,便能赶到关州。这里已经离关州很近了,那么有心打听,定然也是能知道一些消息的。

  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好,赵涵江掏出一包花茶捏了一搓茶叶放在杯子里,想了想,他又伸手挑了一半回来,和原来的茶叶放在一起,很精心的将其包好,好似这包花茶是什么珍贵的珠宝一般,又原路放回到包裹的最里侧。

  取桌上已经不那么热的水冲泡,升腾的雾气带着茉莉花的清香,赵涵江举起茶盏轻轻啜饮,带着香气的暖流慢慢让他从内而外的放松下来,他低头看向茶盏中盛开的茉莉,想到了他的花儿。

  登时思念就如同藤曼一般将他缠绕,勒的他胸口发闷。

  赵涵江伸手抚上自己的胸口,垂眸轻笑。

  翌日一早,赵涵江收拾一番去往了小二口中的集市。走到了才发现,这里的集市不过是一条街上全是小摊贩,有支起棚子卖朝食的,还有就地而坐,前面摆放了一笼子鸡鸭的。赵涵江找了一家人最多的摊位,挑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

  可是他人长的高,相貌又英俊,纵使身上穿着普通的细布袍子也难掩他周身的清冷气质。小摊子上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有几个胆子大的姑娘频频朝他看过去,赵涵江一抬头,姑娘家瞧见他眼神冰冷,吓得赶紧缩回了脑袋。

  过了一会,众人就忘了他的存在,继续谈天说地。有说隔壁的黑狗子生了几个灰色狗崽,还有说他昨晚喝太多,在地上睡了一宿。

  赵涵江已然快吃完桌子上的面条,可还是没听到什么有用信息。正当他眉头紧蹙的时候,一个长相喜庆的圆脸小眼睛的男子,脖子伸的老长,故作神秘的道:“你们可听说了王家二女儿那事?”

  又是八卦消息,赵涵江伸筷子挑起最后一口面条,吃完之后擦擦嘴,准备付钱离开。

  “就是那个哥哥是关州知府的王姑娘?”旁边的人接话道,“她不是去关州给她哥哥料理后事去了吗?”

  赵涵江不动声色的收回桌子上的铜板,屏息倾听。

  圆脸小眼睛啧啧两声,“是去了关州,可她早就回来了,也是可怜人,老娘听闻哥哥的死讯没多久也跟着去了,这全家就剩她一个了。听说,她订婚的那个夫家昨日去王府退婚了。”

  旁边的人瞪大眼睛,“当初不是孙公子几次三番的上门求娶,甚至大雨天也站在门口等着,因此还得了一场重病,最后王家深受感动,同意了这门亲事吗?”

  “怎么又退婚了?”

  圆脸小眼睛摇摇头,叹息道:“商人重利,以为的深情不过是看重了王姑娘哥哥的势,如今她变成一个孤女,孙家定然要及时止损。”

  俩人说着,纷纷叹气,然后便说起了别的话题。

  赵涵江在桌子上放下铜钱,起身离开了。

  想找到王府并不难,赵涵江站在王府对面看过去,只见大门紧闭,门前只扫出一条能让人走的小路,两侧摆放的石狮子上面积满了厚雪,并没有打理,透露出一股子萧瑟之意。

  赵涵江隐藏在巷子里,一直盯着王府小半天,发现并没有人出入。赵涵江想了想,便回到客栈换了身衣服,拿上文书。

  黄昏的时候,赵涵江敲开了王家的大门,来开门的是个老仆人,他睁着浑浊的眼睛,警惕的问道:“公子来府上何事?”

  赵涵江直接从怀里拿出来任命的文书,恭敬地道:“晚辈即将接任关州知府,路过此地,听说上任王知府的故居是这里,故而前来拜访一番。”

  老仆人瞧着他气质虽冷,可长相俊朗一脸的正气,而且确实有官府的文书,便答道:“公子稍等,我去通报。”说完关上了门。

  不过一会,门又开了,这次多了一位中年的妇人,那妇人先是给赵涵江行了一礼,然后伸手恭敬道:“大人请。”

  进了院子,赵涵江发现内里更是萧瑟,除了青石板路上的雪被清扫,其余地方都是厚厚的一层,走了一路赵涵江也没看见几个仆人。

  进了堂屋,一个身形消瘦的女子坐在那,见他进来,女子起身,旁边的丫鬟赶忙去扶住。

  “大人,”王姑娘朝着他行礼。

  赵涵江虚抬手,“王姑娘客气了。”

  屋内只有四人,王姑娘坐在赵涵江的对面,丫鬟站在她的身后,那个妇人则是忙活着给二人上茶水。

  赵涵江真诚的安慰:“姑娘节哀顺变。”

  王姑娘低头拿起帕子擦擦眼角,低声道:“谢谢大人了。”

  看她恢复了一会,赵涵江才道:“赵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姑娘可否愿意。”

  王姑娘人善良,加上赵涵江是为数不多登门拜访的客人,王姑娘对他心存好感,便道:“大人所谓何事?”

  “王知府身患何病,为何如此突然?”

  王姑娘这下泪水止不住,她哽咽道:“兄长身体一向很好,可有一日突然收到消息,说是兄长病危,待我们赶过去的时候,他,他已经……”

  赵涵江瞧着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愧疚,便起身告辞。出来送他的还是那个妇人,赵涵江放慢了脚步,问道:“您可知王知府身上可有异样?”

  妇人其实是王老夫人贴身伺候的,当时也去到了关州,她明白赵涵江对于王知府的死因存疑,其实她也是内心多有疑虑的,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既然这赵大人想调查,不如自己就尽力帮忙,查出一个真相。

  她仔细回忆,道:“我记得当时去的时候大人已经穿好了寿服,脸上看不出来什么,可是脖子和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红色的点子。伺候大人的丫鬟说大人身上起了红点子之后就全身瘙痒,无法入睡,后来有一日突然吐血,挺了几日人便没了。”

  赵涵江点头,“多谢了。”

  妇人摇摇头,对着赵涵江道:“赵大人上任之后还要多加小心啊。”

  赵涵江听得懂她的意思,便道谢之后告辞了。

  走出王家的宅子,赵涵江顺着街道上走,来到了一家牌子很是老旧的医馆,进去之后,只见一位年纪很大的老者坐诊,还有两个小药童。

  赵涵江直接坐到了老者的对面,老者道:“请公子挽起左侧衣袖。”

  赵涵江照做。

  老者闭着眼睛把脉,过了一会睁开眼睛笑眯眯的道:“公子只是心思郁结,放宽了心便会好,不用吃那些药石。”

  赵涵江颔首,边整理袖口处的褶皱边问道:“想问问您,什么病症会让人全身起红色的疹子,而且异常的痒。”

  说完他抬起头看向老者。

  老者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若是自身的病症,应当是过敏,服用一些药就会好,若是外物导致,则可能是被毒虫叮咬过。”

  赵涵江心念一动,关州多贫瘠,植被并不茂密,而且气候干燥寒冷,毒虫更是少见,因此王知府定然不会是被毒虫叮咬的。

  付了看诊的钱,赵涵江走回了客栈。

  将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掏出来,赵涵江看向上面写的内容。

  关州历任知府上任之后都是带着一颗雄心想要造福一方百姓,因此便大兴人手,想要多种植树木植被,这样能滋养土地,让土地变得肥沃,从而庄稼收成变好。

  上任王知府也是如此。

  赵涵江拿出记录详细的关州图纸,手指点向了关州府衙。王知府是从关州城内为中心,慢慢向外拓展种植,赵涵江手指也随着种植的痕迹移动,待移动到一处山附近时,种植记录便没了,或者是不种了。

  赵涵江望过去,这山头叫凤凰山,植被还算丰茂,传闻曾有人见过从山中飞出凤凰,所以当地的人心生敬畏,还在山林深处修建了一座结实的凤凰庙,供其休息。

  赵涵江捏捏眉心,现在其他都是正常的,只有王知府的死因存在疑虑,一切还需要到了才知道。

  三日之后,赵涵江终于踏进了关州的领地。

  放眼望过去,一片白茫茫,树木稀少,且都已经枯死。赵涵江下马撬开雪壳,握了一把冻的干硬的土,搓开一看,暗淡发黄,砂质过多。

  待走进了城内,赵涵江发现这里的人大多穿着朴素,而且道路上乞丐众多,聚在一起互相取暖。

  他摇摇头,庄稼贫瘠,结不出粮食,自然是养不活人的。

  围绕着城里走了一圈,赵涵江才往知府衙门走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支持的小天使们,谢谢投雷和营养液的小可爱,耐你们!

  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