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听闻郡主她总克夫>第40章 分离

  花灯节乃是一年一度祭祀花神祈求福祉的重要节日,一早商户们便攀登□□装饰各种样式的花灯,天微微暗几分,里面的烛芯被点起,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路两边,热闹又明亮。

  昭禾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衣服给卓君换上,牵着他登上了马车,虞氏扶在门框边哭得肝肠寸断差点晕倒。

  “待会姐姐给你去买糖葫芦。”

  “姐姐真好!”

  卓君透着帘子看窗外,小脸洋溢着开心和激动。一看到糖葫芦摊子,他猴急猴急地窜了下去,一口气吃了两串,走得时候手中还握着四串。

  “吃完了冰糖葫芦,姐姐和你做一个游戏可好。”

  “什么游戏?”

  卓君眨着大眼睛好奇问道。

  “这里有一辆马车和我们乘坐的一模一样,就在这附近,我们比比看谁先找到它?”

  “一定是我!”

  卓君开心地蹦起来,抓着糖葫芦就往人群中跑去,这时瑾瑜朝昭禾使了个眼色暗中追了上去。

  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昭禾心痛至极地转身离开,脑海中翻涌着卓君的笑容,终于坚持不住蹲倒在地大声哭出来。

  此招虽然能保他一命,可他一生都要隐姓埋名和至亲之人分开,想到此处昭禾心痛至极,眼泪夺眶而出。

  花灯节热闹喜悦,可路边的美貌女子嚎啕大哭,令人惊愕,往来的游人皆驻足围观。

  “姑娘,你怎么了?”

  “难道是丢了东西吗?”

  围观群众好心劝解,她不为所动嚎啕大哭。

  “各位让让,没什么事,都散了吧。”

  一个纤长的人影挤开人群,将哭泣的昭禾拉起。

  “你怎么了?发生何事了?”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昭禾泪眼迷离的抬头,竟是谢玉芝?他怎么在此?自己这副糗样岂不是被他看个一清二楚。

  “我.......我没事。”,昭禾连忙擦掉眼泪,甩开他的手跑了出去。

  眼泪是留给自己的,永远不要被其他人看见。同情、安慰、讥讽,这些她都不要,也不能忍受。

  “郡主.......”

  担心之下谢玉芝追赶上去,她像一个惊慌失措的白兔,腿脚飞快,直奔到了流光溢彩的河边。

  此处都是两情相悦的少年少女,同在此处放花灯、看烟火,甜蜜温情,河面上的各色莲花灯盏随着水流飘走,带走彼此美好的心愿。

  昭禾无路可退,回首发现谢玉芝还是跟了上来。

  “都说了我没事,你跟着我干嘛?”

  “你是真的没事?那为何落荒而逃。”

  “干嘛告诉你?”,昭禾讨厌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气势汹汹地怒吼,和刚刚伤心的模样截然不同。

  这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谢玉芝摇头,明明家道中落,这大小姐脾气倒是丝毫未改,恐怕苦头还在后面。

  “你没事就好,今日花灯节热闹非凡,不如你也买个花灯许愿。”

  昭禾凝视着河面数不清的莲花灯,冷哼一声:“我才不要,花灯许愿不过是自欺欺人,一点用都没有。”

  谢玉芝愣住,这天怎么聊,都聊死了。

  “在下不才,言辞不善容貌粗鄙屡屡惹郡主恼怒,不如我送郡主回去,你也能眼不见心不烦。”

  这人这么如此妄自菲薄,昭禾表情松动,有些许踌躇。如今自己家徒四壁,被人深恶痛绝,他的关心难能可贵,自己不该这么对他。

  昭禾态度一软,垂眸跟着他穿过人山人海,耳边皆是欢呼和嬉笑声,灯火照耀下,谢玉芝的神情清冷疏离,让自己有一丝愧疚。

  “谢公子,刚刚是我想到了一些伤心处,一时情难自抑,才对你出言不逊,还望你大人有大量不和我计较。”

  谢玉芝并未回头,径直向前方的买糕点的摊贩走去,折返时将一包热腾腾的红豆糕递给昭禾。

  “这家的红豆糕香甜软糯,甜而不腻,吃了它心情很快便好。”,谢玉芝朝她点头笑笑,“郡主不必自责,我从未生气,家中发生剧变你克制如此我已很佩服,有些伤痛需要埋在心头,有些伤痛却要一吐为快。”

  昭禾鼻头一酸,心中绵绵的委屈和惊慌渐渐消散,一路上咬着红豆糕听着谢玉芝絮絮叨叨说着他这些年的遭遇,他说的云淡风轻自己听着触目惊心,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

  抬眸一看,自己的马车停在路口,那里再也没有卓君的身影,昭禾叹气。

  “怎么了?心情还是不好吗?”

  谢玉芝微微蹙眉,语气中有浓浓的担忧。

  “不是,红豆糕很好吃,只是自己活了这么久今日才尝过,真是可惜。”

  “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

  他看到了马车,朝昭禾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

  “郡主,人已在车内,我们回去吧。”

  昭禾挪回眼神,沉默地看了看马车,踏步进入。那个和卓君长得七八分相似的孩子正躺在车内酣睡,他的衣物和卓君一模一样,若不是仔细打量根本分不清。

  看着他眼角的泪花,昭禾心软替他掖掖被角,握住他的小手,希望能给他一丝暖意。

  -------------------------------------

  农户的孩子在府中待了几日,明明和卓君一样大,却乖巧懂事地让人心疼,不哭不闹,见到昭禾怯生生地喊着姐姐,看到虞氏恭敬行礼叫母亲,看来他被教的极好,昭禾感到欣慰。

  可虞氏只见了他两次,每次都忍不住痛苦流涕,从那之后再也不许这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毕竟他和卓君那么相似,多看他一眼便多一分心如刀绞。

  而这孩子因为心疾时不时吐血昏睡,痛苦□□的模样令人动容。想起大夫对他的预测,缠绵病榻也活不过十五。

  “墨香、瑾瑜,你们广招城中大夫,上门为卓君诊治。并让人四处散播消息,说齐王幼子因为家中大难,吓得心疾复发卧床不起,正四处寻求神医。”

  “是。”

  “遵命。”

  希望这样能免你一死,昭禾看向床上的‘卓君’面露同情。

  正如预料,齐王幼子病危的消息传遍了东启,甚至惊动了当今陛下。

  市井之中议论不休,齐王虽犯下滔天大罪,但陛下仁慈并未对责罚他的一双儿女,可天有不测,没想到年幼的小公子竟然复发心疾,看到城中大夫透露的消息,是活不了多久了。

  那座华丽壮观的王府,不禁添了几分阴霾、灰暗,让人同情。

  “郡主!陛下有旨!”

  瑾瑜难得面色紧张,将昭禾匆匆唤出来。她抬眸看清了瑾瑜身后的几个白发无须的老太监,心中一紧,匆忙行礼。

  “几位公公到访,不知有何要事?”

  “回郡主,陛下听闻小公子换上心疾,关切之下特派了宫里的太医为小公子诊断。”,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听着阴阳怪气,“市井的大夫再好也抵不过皇宫大内的太医们,千万不可让小公子被庸医耽误了病情。”

  昭禾转了转眼眸,几个太监身后果然站着两个穿着藏蓝官服的中年太医,透着几丝精明,正锐利地看着昭禾。

  “多谢陛下关怀,许多大夫都束手无策,若是太医能指点一二我们必感激不尽。”

  昭禾装出激动的模样,带着他们前去卓君的寝室。

  刚推开门就闻到浓浓的药香,两个太医互相对视了一眼,快步朝床榻走去。侍女悠悠掀开纱帐,露出一张苍白昏迷的面孔。

  太医们打开医箱,拿出长针对准‘卓君’的脚底,昭禾不忍转身无视。

  .......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太医们面色逐渐变得凝重,一旁观望的太监神情莫测,似乎比昭禾还要紧张。

  “两位大人,不知我弟弟的病到底如何?还有救吗?”

  想到卓君,昭禾心痛,眼泪顺势留下,梨花带雨令人动容。

  “唉.......还请郡主节哀,小世子他.......确实心疾复发。”

  “什么?往日他还好好的,现在可有救,还请两位太医看在他年幼的份上不吝赐教。”

  太医摇了摇头,拱手道:“小公子的心疾乃是先天之症,之前调养的好,并未发作重视。近日受了打击,心疾便一发不可收拾,此病无解,唯有人参、雪莲、燕窝等珍贵食材减弱小公子心疾之痛,但治标不治本。”

  话音刚落,昭禾倒地大哭,一旁的太监连忙安慰:“郡主节哀,天意如此。老奴回宫必定和陛下禀明此事,让陛下多赐些滋补的药材给小公子,免受些皮肉之苦。”

  昭禾没有回应,依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见状瑾瑜将几人带了出门。听到脚步声远离,昭禾停止哭泣擦干泪眼,闭眼无奈道:“这下他的疑心可以解除了。”

  “咳——咳——”

  病床上传来‘卓君’的咳嗽声,昭禾走至床前,看到玉色的锦被上喷出了点点血迹。

  “是不是很痛,别怕,姐姐会为你买珍贵的药材缓解你的痛苦。”

  床上的小人缓缓睁开眼,无力地笑了笑,“多谢姐姐。”,随后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