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逃奴的山间生活>第66章 六六 清醒的真爷们儿

  铁牛回到村里, 看人家担子里都是粮食,一下子就清醒了, 手里只剩下二两银,还不够买半年的存粮,他问了一圈,都没有多余的银钱。

  没得法,铁牛三个兄长只能陪他大晚上的进趟山,去打些肉拿进镇里卖了直接在粮店买粮。

  四个人趁天还没黑,往最深的林子里钻, 老大箍着铁牛的脖子,“老幺啊,你怎么还越长越小了?买粮的钱都能头脑发热给用了”。

  老二老三也给了他一巴掌,老三还贱兮兮的凑过去, “幺儿, 什么书让你头脑发热?好东西你看完了也给哥哥们瞅瞅啊”。

  “老三, 老幺买的是那啥啊?这玩意我可只听过没见过啊, 还是老幺出息”。

  铁牛把头从他大哥的胳膊肘里挣出来,“二哥三哥, 都一大把年纪了,有心无力的年纪就别口花花,谁难受谁知道,是吧?大哥”。

  这可捅了马蜂窝了, 三个人把铁牛按地上暴揍一顿, 直到他哎呦哎呦的求饶, 三兄弟才从他背上起来。

  铁牛起身把身上的枯叶子拍干净,还没走两步又挨他大哥一脚踹,老三快跑两步, “老幺啊,这可真戳到老大的伤心事了,看把老大气的”,瞄到老大要暴起踹人,哈哈笑着跑开,独留没反应过来的铁牛又挨一脚。

  老二去勾着老大的肩膀,转移话茬,“老幺,到底买了啥书,说说看挨这一顿揍值不值”。

  “从医馆老大夫那里买了一本草药大全,上面有各种草药的图画,有这本书秋菊认识的草药就多了,以后还能教给闺女和儿媳”,他冲跑在前面的老三说,“三哥,到时候把小金橘送来给她小婶打下手,跟着学,学会了也能挣钱,嫁人了不看人脸色吃饭”。

  “哎,行,我先替我闺女答应了,幺儿啊,挨揍挨冤了,可谁让你嘴贱呢”,老三转回来跟兄弟几个走一起。

  铁牛趁机给他三哥一肘子,“就你心眼多,把话给挑歪的,要不我能顺着说?”

  老二放弃他大哥,跟两个弟弟走一起,感叹道:“这么好的事,我得赶紧生个姑娘啊,老幺够意思,再晚几年买书,我跟大哥一样的年纪想生姑娘都难了”。

  老大被气的脸黑,停住脚吼,“老头子怎么就把你们几个瘪犊子给造出来了,还想我给他买膏药,呸”。

  “咦…他气了他气了,他不买咱们买”。

  “……”

  大哥气的踹树墩子。

  最后还是铁牛心疼他大哥,“大哥快跟上,别落单被狼给叼走了,你也别丧气,老头子一把年纪不也有了我嘛,你回去了多喝枸杞酒,运气好也能老来抱女”。

  “啧,轮嘴毒还得咱们老幺来”。

  老大跟上去,指指他们,“等着吧,我肯定第一个抱孙女的”。

  话刚落老二就接嘴,“那可不一定,要不是老三运气好,老头子也没孙女抱”。

  铁牛不乐意了,“放屁,你俩没可能了别带上我,我可是会有女儿的人,没有三哥,老头子也能有孙女抱”。

  两人齐瞪眼,“挨顿揍没让你舒坦?还想再来一次?”

  吵吵闹闹走到了山上,点着火把看没有人来过的样子,就蹲地上找动物路过的痕迹。

  四个人蹲了一晚上,掏了几个兔子洞,捉了二十来只鸡,还捡了不少鸡蛋,剩下的也就没啥了,这离村庄不是很远,山又大,有野猪之类的也不是说想要就遇上的。

  回程的路上,老大老二提着一串野鸡,“天黑了逮鸡是真好逮,天黑了鸡子也成了瞎子,摸到它都不知道跑,要不是我们山里晚上危险,我也晚上捉鸡去,弓箭都用不上”。

  老三背着装兔子的背篓,“这些卖了也不知道能换多少粮,下山了我跟老幺进镇里吧,用力气去给我女儿交学费”。

  大哥皱着眉头,“又来了,老三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赶紧去赶紧回,下午可要回山的”。

  进镇里进的早,刚好赶上富户和饭馆采买,半个时辰鸡和兔以及鸡蛋都卖光了,没有砍价的,这些一共卖了二两多,粮店的粮价钱更贵一些,铁牛今年买的粮食比往年的少。

  三哥背着米面,有些发恼,“这些粮也不够你一家吃一年的,该全买杂粮的,你这咋还买这么些米和灰面”。

  铁牛倒是没在意,“这些能吃到明年夏天就成了,等春天过了我再下山一次,卖些草药也能添粮了,家里两个娃还小,只吃杂粮长不好”。

  老三在心里嘀咕,什么孩子吃杂粮不好,我看是你婆娘嘴刁。但想秋菊有本事,这些东西也吃的起,他也只能心里嘀咕。他转而想到将来他女儿学会了她小婶的手艺,嫁人后也能想吃就买,他又高兴起来,巴不得秋菊的本事越来越大。

  ……

  秋菊从深山回来第三天才想起来被野猪拱起来那节东西,把皮削了生吃不好吃,和蒜苗一起炒了吃还不错,就是拉丝粘嘴,满月和烛光不怎么爱吃,但喜欢拉丝玩,秋菊就想趁着还没下雪再在山脚下挖几根回来。

  她喊上左右邻居,在去喊几个嫂子的路上也给在家的妇人说这个麻皮山薯能炒着吃,能发现一种新吃食在山里是件有功劳的事,一呼百应的都拿着铲子和背篓去挖秋菊口中的麻皮山薯。

  满月和烛光看到了也像个尾巴跟着秋菊走,然后小毛驴和肥肥也跟着凑热闹,其他几个没得主见的狗子也跟上,围着秋菊和两个娃走,一行人里就秋菊阵仗最大,带了一圈保镖。

  等男人们换粮回山了,就发现山脚下的土换了个颜色,地下的土被翻起来又给盖回去了。到家后就吃到黏糊糊的麻山薯,哪怕味道不错也不肯再吃,拉长的丝滴在胡子上可难受了,有那功夫那不如捏着鼻子多吃几口野菜。

  ……

  秋菊收到了铁牛送给她的医书,很惊喜,她从没有属于自己的书,也没想过买书,她对自己的认知就是熬药熬的最好,草药认识几种,字认不到一箩筐,配药也只是会照着大夫给的药包找药草定量配一起,所以就没想过买医书自学。

  她翻开医书,上面的字是陌生的,看着像是见过,但却想不起来怎么念,看到上面画的有草药的样子,心里默念还好还好,她抬头问铁牛,“怎么会想到给我买本医书?不是在村里换粮吗?”

  趁着铁牛不再盯着她,她把医书合上放旁边的藤箱上,七八年的时间她快忘了在侯府里的生活,积年累月的跟柴米油盐打交道,现在要想记起曾经费力巴哈学会的字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铁牛早就想好了怎么说,在回山的路上在肚子里琢磨好几遍了,“你之前不是说看值钱的草药在你面前被当成杂草会心疼嘛,我这次下山就去医馆问了问,运气不好,掌柜的进城了,好在人家大夫卖我本医书,我想着买一本至少能传两代人,我就咬牙买了”。

  “咬牙买对了,这可是好东西,回头我好好学学,再教给我的孩子们,铁牛你对我真好,给你当媳妇儿太幸福了”。

  铁牛虽然有些心虚,但还是高兴的咧嘴笑,身板挺得直直的。

  “我答应三哥了,到时候让小金橘来给你打下手,跟你学点东西”。

  “没事,愿意学就来嘛,我以后去挖草药看山里的小姑娘要是想学就带着,说不定里面就有我的儿媳妇”。

  铁牛忍不住笑了,“你儿子才多大,你就开始操心儿媳妇了”。

  “我只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儿子长的俊,我可不担心他们娶不到媳妇儿”,秋菊有些得意,两个儿子都不是老实得笨嘴娃,小嘴可甜了,还会骗不回媳妇?

  今年炭都已经出窖了,冬雪还没下来。肉菜已经存够了,柴都堆进灶屋里了,一家人没事可做,秋菊就想去山里捡鸡蛋了,铁牛捡蛋都习惯了,好几年秋菊都没操心过这事,两小孩吃蛋都吃够了,但也只捡过鸭蛋,秋菊现在就想进山去捡漏,带孩子们乐呵乐呵。

  鸡蛋这玩意儿,家家都不缺,就是去山里捡大家遗漏的、山鸡藏在荆棘里的鸡蛋,那种占了便宜的喜悦是永远不会厌烦的。

  满月背上他阿爷给他编的新背篓,他小时候背的小背篓被传给烛光了,铁牛背个大背篓,秋菊一身轻松的领着小毛驴和肥肥走,时不时的小跑一段路,满月和烛光就嘎嘎笑的追上来,一路跑跑停停,走过石滩,路过板栗林,看见几个孤儿洞里住的孩子还在翻找板栗。

  他们看到秋菊一家先打招呼,“婶婶,你们又要进山啊”。

  “对,你们怎么还在找板栗,今年给你们送的板栗不够吃?”

  “婶婶们送的东西都够了,我们只是没事做走到这儿就捡点板栗玩”

  秋菊看着都停下动作回话的几个孩子,再看满月已经跟着小毛驴跑了,只觉得没爹娘的孩子可怜,小小年纪就太知事了。

  “哎,那你们注意安全,婶婶在山里找到好吃的了就让满月给你们送点”,然后她嘱咐年纪最大的榛娘,回去的时候一起走,别把人落下了。

  说罢她追上跟着儿子走的铁牛,“那个榛娘你知道吧,我看她对采药就很有兴趣,就是有些胆小,每次我采药她都偷偷跟在身后,不喊她不过来,不主动跟她说话她就一直不吭声”。

  “不知道,没什么印象,照你说的是有些胆小,可能跟没爹娘有关系”,铁牛猛转头,“她不会就是你说的肥水吧?”

  秋菊瞪他一眼,随口一说的事,他都记得真真的,“胡扯什么呢?你以为你儿子多招人稀罕呢,人小姑娘可珍贵了”。

  “额……”,铁牛心想,我儿子也可珍贵了。

  到了山里,秋菊母子三人拿着木棍在草丛里巴拉,弯着腰往荆棘丛里瞅,看见一个鸡蛋就乐的屁颠屁颠的,铁牛不能理解娘几个的情绪,就背着背篓跟在身后,像个木头人接过他们手里的鸡蛋,还给他们记数,看俩儿子跑偏了再给拎过来。

  小毛驴和肥肥跟了一段路就不耐烦的跑了,过一会儿跑回来把嘴筒子伸铁牛面前,看他傻的不知道意思,转头跑到满月旁边,嘴筒子一拱,满月下意识的伸出手,一个沾满口水的鸡蛋出现在手上,肥肥也跟后面把嘴里的鸡蛋吐到满月的另一个手上,烛光也想要,手伸的高高的,肥肥低头在他怀里蹭蹭,把他蹭个屁股墩。

  秋菊看烛光摔了也没管他,当没看到他自己会起来,要是把他拎起来他还会觉得委屈,搞不好还会掉眼泪。她走过去把两只狗好一顿夸,铁牛听到后来恨不得堵住耳朵,忒麻人,然而他两个儿子接受良好,满月也去摸着狗毛夸好狗,就连摔个屁股墩的也爬起来去抱狗。

  看来家里就他一个是清醒的真爷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