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逃奴的山间生活>第64章 六十四章 想法不同

  两人到山谷外面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正是吃饭的时候,昏黄的油烛光从还未合上的门里透了出来, 也才离开五六天,现在再见到这副光景,秋菊激动的想大叫。在山里没多大的感觉,现在走到这里,格外想满月和烛光,把鹿角塞铁牛手上,捞着背篓的背带小跑进山谷。

  还好把鹿角递给了铁牛, 刚跑进山谷,就被人抱住了大腿,听出来这哭嚎的声音是烛光的,秋菊才没把人甩出去。

  秋菊蹲下想把小儿子抱起来, 但背篓的重量压的她起不来身, 只好蹲着把人搂怀里, “想娘了是不是, 娘也想你和哥哥了,娘再也不离开这么久了, 不哭了好不好?”

  但这个哭包不是能说不哭就停下的,她把旁边的满月也搂怀里,摸摸他的头,“我大儿子真乖, 想不想娘?”

  满月瓮声瓮气的说:“想娘, 也想爹”。

  隐在黑暗里的大姜有些不自在的出声, 打破这母子三人腻歪的场面,“小婶,背篓我来背吧”。

  秋菊才发现还有人在, 也是,大晚上的家里的大人哪会放心俩小孩出来,“是大姜啊,这俩小子麻烦你了吧,没事,背篓我自己背,你小叔马上就赶上来了”。

  “我来背,你累了一天了,我个大男人哪能光着手走回去”,接到背篓,大姜就先走了,待会儿小叔过来也要跟他两儿子腻歪腻歪,有些扎眼睛。

  等铁牛过来,看见俩儿子在呢,高兴的一把把两个都抱起来,背上的背篓都感觉是轻飘飘的。秋菊把地上的鹿角和弓箭拿着,一家四口往婆婆家走。

  “可算回来了,快坐下歇歇,饭在锅里热着,我给你俩端来”,铁牛娘端两碗粥,几个饼子和一盘菜走过来,秋菊赶紧走上去给接着,“娘,慢点走,别摔了,我俩不急这一会儿”。

  “哎,哎,快吃点填填肚子”。

  刚端上碗,几个哥嫂都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溜孩子。径着他们看鹿角、翻背篓,铁牛和秋菊端着碗可劲儿的喝粥,唉,微烫的米汤顺着喉管流到肚子里,真是再舒服不过了,吃了几天的烤肉,上火烧的嘴里都没味儿了。

  看两孩子也趴在桌边上看着,秋菊把碗递过去,“吃不吃?”

  满月说不吃,烛光说吃。

  他们阿奶把两孩子的木碗端过来,“秋菊你吃你的,他俩的饭还留着,傍晚的时候你家小毛驴回来了,他俩看到了就哭着要去等你们,嘴都给我磨出茧子了,才同意吃了饭再去山谷口等着,饭也没怎么吃”。

  秋菊怪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辛苦娘了,这俩熊小子犟起来挺磨人的”。

  “这有啥,我照顾孩子照顾惯了”。

  两人吃了饭,就被捉着问深山里的情况,都知道鹿角能卖不少银钱,个个儿都羡慕,也想走大运。

  秋菊抱着两孩子,这话该让铁牛来说,免得有人怀疑她撒谎。铁牛把背篓里的东西翻出来,“鹿角是从一个死鹿头上剁下来的,我们在山里就收获了这些山楂、酸枣、还有这些花椒,石斛没看到影儿,就在那地方挖了这些草,也不知道是不是草药”。

  “就这?”

  “ 对,去的第三天,我们带的饼子还被一群猴子给偷了,然后就守着我俩,一生火烤肉都围过来了,背篓里的东西也都给拽出来,还扔东西打人,就是这群猴子把我和秋菊逼的提前下山的”,之后铁牛又给他们讲了那黑树林、绿树叶、青草和腐烂程度不一样的鹿头。

  几个男人都皱着眉头,秋菊把那些山楂和酸枣给平分了,每个兄嫂家都有一份,剩下的两份还有给大姐的。

  铁牛爹一锤定音,直接了当的告诉铁牛和秋菊,“那个黑树林里绝对有个大东西,你俩能全头全尾的回来也是命大,以后不准再打深山的主意,想挣银子就多种枸杞树,每年的收入也不少”。

  铁牛和秋菊都点头,“我俩下山后也决定以后再也不进深山了”。

  说完话时间也不早了,铁牛爹赶他们都回去睡觉,二嫂走的时候路过背篓,伸手抓一把花椒,“四弟妹,我抓把花椒,尝尝深山里的花椒是不是味儿更好”。

  秋菊把背篓提起来递过去,“你抓,味好明天再去我家拿,大嫂三嫂,你俩也拿点尝尝”。

  两人都摆手,“不要,花椒这东西不都一个味儿?麻唧唧的,家里有,不要你的”。

  兄嫂都走了,秋菊把拿出来的东西再捡到背篓里,就听到公公大骂了一句“滚蛋”,然后铁牛悻悻的出来了,手里还拿着鹿角。

  “娘,俩小子的东西我明天再来拿,今晚他俩跟我们睡,我们走了,你也早点休息”。

  “要不晚上睡这?”

  “没事,一会儿就到了,对了,不是说小毛驴回来了嘛,狗呢?”秋菊发现回来这么久,小毛驴和肥肥都没见着。

  “你家那狗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肉,回来的时候肚子撑的圆溜溜的,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吐了,忒恶心人,你娘给扫扔了,两只狗又进山了,估摸着山里有肉还没吃完”,是铁牛爹出来了,看两人都背着背篓,问要不要帮忙把两孩子给送回去。

  铁牛挥手,把两小子给抱起来,冲他爹娘说声“走了,不用送”。

  走在回去的路上,秋菊问铁牛他爹最后那会儿骂他是怎么了。

  “老头子也是好面子,当着亲儿子的面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问他要不要剁节鹿角来泡酒,酒我给他买,他就把我骂出来了”,铁牛的话音里还有丝无奈。

  秋菊发现他还是真的觉得他爹不识货。这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大哥都四十一二了,爹也六十好几了,他竟然想到要给他爹送鹿角泡酒去壮/阳?没送错人?

  “爹只骂你没揍你,就是看你在山里辛苦了好几天的面子了,爹什么年纪了你给他送这玩意?等以后我告诉你俩儿子,等你老了也给你补这方面”。

  铁牛设身处地想想,大意了,送错人了。

  秋菊发现进趟深山回来,跟公婆的感情升温的太快了,难道是因为两老人觉得她和铁牛进山没命回来,这安全回来了就亲香亲香。还是两胖小子的可爱聪明懂事机灵打动了两个老的?

  除了铁牛小时候的事,公婆对他们一家还不错,四个儿子哪能一碗水端平,肯定有最喜欢的和垫底的,而且她和铁牛住的最远,给公婆帮忙的次数最少,好在两小子没麻烦婆婆给拉扯大。

  到家后,满月和烛光已经睡着了,把他俩放炕上,秋菊和铁牛去灶屋里烧水洗漱。“铁牛,你今年下山把鹿角卖了之后,去布店扯两匹布,我给爹娘做身衣服,我看娘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不得劲,明天我去问问,你在医馆里让大夫多开两幅药,然后再沽几斤高度酒送给兄嫂,算了,还是买一匹布吧,平时照看满月和烛光的是嫂子们”。

  铁牛瞄她一眼,“这么大方啊,不用送嫂子们,你每次有吃的喝的都给她们的孩子分了,哪还用专门给她们买布做衣服,你让她们怎么还礼?她们卖枸杞都有钱,缺衣服了会买”。

  “我这不是想着鹿角是白捡的嘛,而且我们一走五六天,她们也操心了俩孩子,也担心我们”。

  “我们山里都是这样的,你这么客气让人有些束手束脚的,听我的,不买布,我到时候看买点吃的,给我侄子侄女送点就行了”。

  “行,听你的”。

  ……

  临下山前,秋菊把做衣服的布拿出来,剪一块让铁牛带着,就让他买这样的布,别被掌柜的给忽悠了。

  铁牛有些麻爪,这布摸起来也没啥特别的,怎么区分?他担心买错也担心买贵了,就想带秋菊一起下山,都嫁进山八年了,她还没回家看过呢。

  秋菊都已经忘了当初临时认的表姨的长相和名字了,而且以逃奴的身份能安稳活到现在,做人正妻,能当家做主,她认为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既然进了山那就该安分守己,当初自己做了这个决定那就不能再下山见识繁华,就像她从小有娘没爹,娘死了又被候府收留了,别的罪奴给发卖了而她跟着主家走了,因为他们的原因又逃进深山,成了一个自由人,秋菊认为她是个幸运又不幸的人,遇到的事始终难以两全,那为了男人和孩子,她就该死死的守在山里,不再出去,免得她的生活再生波澜。

  她微笑的拒绝他,“我不会下山了,山下没我念着的人,山下的生活我经历了十七年,也不再留恋,而且下山又要紧赶慢赶的走两天,我待在山里岂不是更舒服,你就按我说的买就成,摸着是这个手感就行”。

  铁牛觉得她情绪有点不对,又说不出来是哪儿不对,只是下意识的说:“想什么呢,山下来的媳妇儿十年八年的都会下山回趟娘家,你也下山看看?”

  “说不去就不去,我那表姨我都忘了她长啥样子了,我们也别去打扰她一家,我当初可是逃婚嫁给你的呢,你以后见着她了就当不认识,别给她惹麻烦”。

  “那成吧,睡了,我明天要早起”。

  今年下山的时候天气还不错,是正常的温度,秋菊也不担心下山的铁牛,这条道他们每年都要走两遭,而且人也多,遇到野兽也是给他们添卖肉的铜板。

  铁牛卖草药的时候跟几个兄长排在最后,卖完枸杞后,三个兄长像是商量好的,没停留都出去了,他们不像铁牛卖的药草多、肉少。

  等人都走了,铁牛把背篓里的鹿角拿出来,常打交道的大夫激动的接过来,这小地方遇到这东西的机会很小,在北方,鹿也不常见,鹿角鹿鞭这东西,都是从别的地方进货进回来的,想到这,大夫有些难为情的说:“兄弟,那个,我去年给你说的石斛,这药草是生长在南方的,那时我们医馆里缺货,石斛价钱也贵,你问我的时候我就说了石斛,之后进货的掌柜回来了,我才知道石斛咱们这儿采不到,真是对不住了”。

  难怪呢,铁牛看大夫站起来了他也赶紧起来站着,“没事没事,这鹿角就是在采石斛的路上捡的,也算是托你的福”。

  大夫把鹿角给称了,价值五十四两,鹿角品相比较好,刚好掌柜的也在,听说了就过来看看。

  知道鹿角的由来,掌柜的端详了他一会,“我把当地能采摘的价钱高的药草说给你听,你以后采到了都卖给我家医馆,我们都收”。

  铁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不想再进山冒险,枸杞的收入就不错,也不想秋菊的心思放在这上面,家里只有满月和烛光两个孩子,太少了,年轻的时候还是多生几个孩子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