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逃奴的山间生活>第53章 五十三章 发笔小财

  有了孩子后冬天也没有印象里那么难熬, 每天去灶屋里做饭,这就已经打破了守在山洞里过冬的传统, 外面虽然冷,出来的时候雪光刺眼,进去后适应不了昏暗的油烛,会觉得眼花眼晕,但清新冷冽的空气、壮观的雪景、踩在雪上沙沙的声音,会让人的心情放松,不再憋闷。而且每次出来铲雪, 只有累的铲不动的时候,就没有不够铲的雪,完全可以把铲雪也当成一种锻炼,身体活动开后, 手脚都是暖和的, 出来玩也没那么容易受凉, 都是在山里劳作的人, 身体没有那么差。

  每次铁牛出来铲雪,满月也要跟出来, 他虽然嘴里嚷嚷着帮他爹铲雪,也就做做样子,不是在滚雪球,就是在雪地里撵着狗跑, 偏偏雪深, 一脚下去半条腿都陷进去了, 如果他爹看见了就会把他捞出来,放在已经铲了雪的地方跑,没看见他就跟着肥肥在雪地里壕一趟, 玩够了再喊爹喊娘去捞他。

  时间长了,秋菊有空了也会出去铲雪,虽然才出去的时候冷的人发颤,在外面待一会儿也就适应了,为此还专门缝了兔皮手套,从头到脚裹的严严实实的。

  家里的大大小小一共也就四个人,可每天也热热闹闹的,惹得周围邻居铲雪的时候都望着他们一家,渐渐的也有小孩憋不住出来玩,大人也不再死拘着自家的娃,主要还是因为秋菊的医术,男人们被冻成雪人了,个个儿回来都发高热,但喝了秋菊的药,时间或长或短的都好转了,没有死一个人,他/她们不再那么怕受冷受寒发热,心理上松动了,没有人愿意没日没夜的窝在山洞里。

  满月带着兔皮手套,爪子不冷了就可劲儿的玩雪,滚个半大不小的雪球就推不动了,喊他娘帮忙,秋菊一时兴起就想堆个雪人来羞铁牛,也让满月想起那晚他爹的样子不再害怕,她指使满月继续推雪球滚,“咱俩来照着你爹那晚回来的样子堆个雪人,你会不会?不会就给娘打下手,娘来堆”。

  果然不受激,“会,我滚的雪球结实,我滚雪球”。

  秋菊把满月滚的雪球加大,进屋去拿了两个核桃,一个板栗,等满月把雪球滚大了,秋菊喊铁牛把小雪球抱到大雪球上,把核桃和板栗按进雪球里,有了眼睛和鼻子,有那么点意思了,满月还跑进去拿了把鸡毛出来,让他爹抱起他,把鸡毛插在了雪人的头上,纯白的雪人顿时变得猥琐起来,他还念叨着好看……

  好在一场大雪下来,雪人埋了一半,头上的鸡毛也给盖上了。

  但从那往后,满月每天都要堆个雪人,没有了他娘的帮助,雪人的肚子和脑袋总是凸凸凹凹的,还顶着一脑袋鸡毛,让秋菊好一阵担心满月将来带个个丑媳妇回来。

  等到满月生日那天,秋菊用纯白面给满月做板栗糕吃,不知道是不是喜欢板栗糕里甜甜的蜂蜜味,他突发奇想想吃甜甜的肉了,好在他娘见识的多,知道甜甜的肉可以吃。

  当初铁牛下山卖肉的时候,气温已经很低了,秋菊就留了一扇排骨挂在杂物间晾着,只过了道盐水,现在烤着吃只用洗掉烟灰,不用腌制了。

  直接在灶屋里悬着陶罐的火坑上烤,抹了一遍从山下买回来的清油,这清油用花椒和麻椒炸过,火一烤,椒香味儿就出来了,肉快要熟的时候,挖一勺已经变成猪油似的蜂蜜放碗里,加点热水化开,给抹在排骨上,架火上继续烤,那油亮的颜色看着就馋人,满月早就端着他的木碗坐在他娘身边等着了,就连铁牛怀里抱着的老二也是眼巴巴的瞅着。

  熟了之后,秋菊用刀把排骨切开,凉一些后,咬一口尝了一下,味道挺好,表面微甜,但被椒香中和了一下,腌的盐味也进了肉里,没有被甜味遮盖掉。秋菊直接把排骨劈成一根一根的,满月直接两手抱着啃,铁牛也尝了一块儿,甜腻腻的,吃不好这个味儿,他还是更喜欢麻椒香的肉,把老二给秋菊抱着,他接着烤不刷蜂蜜的,秋菊吃的差不多了,看他那架势要把排骨给烤焦,接过排骨她来烤,离的远还不觉得,坐在火旁边,烟子里的麻椒味儿太浓了,“你这是抹了多少椒油?干脆抓把麻椒烤了嚼了吃吧”。

  烤好后,铁牛吃的贼香,满月和秋菊都挤过去咬一口,咳,呛嗓子,但等肉咽进去了,嘴里麻麻的感觉太舒服了,秋菊要了一根,抱着孩子慢慢的嚼,但满月受不了那个味儿,还是喜欢甜甜咸咸的排骨。

  满月生日后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今年出来铲雪的人多,路上的雪早早就推到一边了,铁牛抱着烛光,秋菊牵着满月,小毛驴和肥肥在前面跑,时不时的有狗蹿出来跟它俩蹭蹭,跟着跑一段路再拐回来,看到秋菊和铁牛,也跑过来亲热的打招呼,不止狗,但凡山洞外有人的,见着秋菊都感激热情的打招呼,还喊两人进去吃点东西,往常一刻钟都用不到的路被走了半个时辰,秋菊抹把脸,热情的让人吃不消。

  刚到公婆家没多久,族长被他儿子背来了,家里的十来个人匆忙的迎出去再跟进来。

  族长年纪比铁牛爹还大些,面容瞧着是个有智慧的老头儿,他坐下喝碗热水,没有兜兜转转,直接了当的说:“老实,我今天来不是来找你的,是代表全村的人来感谢你小儿媳的,秋菊啊,老头子也要给你说声感谢,山里不少人的命都是你救的,你也别谦虚推辞,老头子不糊涂”。

  秋菊高兴但又不能露出来,“族长,您太抬举我了,我会这门手艺,能治的我肯定治,我也嫁进来这么些年了,大家都是血脉族亲,就像你们在山里,有人遇到危险了,听到的人不都要去帮忙嘛,这也是我懂点医药该尽的本分”。

  “好孩子好孩子,铁牛能娶到你上辈子给菩萨塑金身了,但那些药都是你辛苦采来的,大雪天的挨家挨户的跑也艰难,不能你辛苦了还贴东西,我让我大儿挨家挨户跑了一趟,喝药的人家都收了二十个铜板,他们都没意见,这是你该得的,收下吧”,族长身边的中年男人把脚边的麻布包袱提起递给秋菊。

  对方是男人,秋菊也就没推扯,半低着头接过来,中年男人松手后,秋菊差点被手上的包袱带个呲咧,这重量忒压手,好在被铁牛接手了。

  族长又勉励了秋菊几句,就站起来打算走了,“今年过年,家里人也在等着我,也不耽误你们一家过年了,我们也走了,也祝你们新年大吉大利”。

  家里的人都七嘴八舌的挽留族长,最后由铁牛大哥跟着一起送族长回去。

  族长到家后,看铁牛大哥已经在往回走了,转头对他大儿子说:“那个铁牛也是命好,讨了个好婆娘,听她说话还像是个读过书的,阿松成婚早了啊”。

  中年男人大志说:“阿松娶的也还行,咱们说的她都听”。

  族长走远后,秋菊一行人进了山洞,每个人心情都很激动,一是因为秋菊他们一家被族长重视,二是铁牛手里的那包铜板。秋菊也没把包袱打开,直接伸手进去抓一把给大姜,大姜还害羞的不接,“大侄子,快拿着,你送了一晚上的药也是有功的,大男人了,别害羞”。

  其他孩子们听了都笑大哥脸红了,大姜他娘也推了他一把,“快接着,别让你小婶一直举着手,以后你多给你小婶跑腿就是了”。

  秋菊也赞同,给大姜铜板能赢得不少小孩的欢心呢,大姜接过后,秋菊又给婆婆抓一把,“娘,今晚在你家发财了,你也快来沾沾喜气,免得我把你新年的财气带走了”。

  铁牛娘一听,赶快接住了,笑的嘴合不拢。

  “哥哥嫂嫂们,今天不在你们家吃饭,我就不给你们发了啊”。

  大嫂听了连忙说:“可别给,大过年的小的给大的发铜板,我们可抹不开脸接,而且族长儿子没到咱们家来,这里面可没我们的铜板”。

  秋菊也不打算要,她现在是个富有的人了,不干这伤面子的事,“不要不要,以后我多找你们帮忙,你们可别嫌麻烦”。

  都笑着说让她有事就来说,秋菊看了下,最喜欢酸别人的二嫂脸上也是真心实意的笑,看来只有自己有个手艺,能养活自己,才能得到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大哥回来后,男的就着手开始烧竹筒,噼里啪啦的声音把烛光给吓哭了,脸埋在他娘脖子里,哼哼唧唧的小声哭。耳边嗡嗡的哭声终于压住了她激动骄傲的心情,冷静下来,又成了慈爱的娘,拍着烛光的背,小声的安抚他,等他不哭了才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