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万户侯>第65章

  乡亲们送来的米面肉蔬还剩许多, 竺兰熬了点清粥, 做了竹笋鸡丝、酱腊肉、清蒸玉米、平桥豆腐四样菜肴小食, 与魏赦吃得饱足。饭毕竺兰将剩下的菜放入了大锅里,用温水慢慢泡在里边,盖上锅盖, 拨了还剩下的极快粗炭, 可算完工。

  搓了搓手, 一回头, 只见魏赦不远不近地立在门口, 桃花目泛着幽微淡光,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像怀着某种期许。

  竺兰当然知道他在期许什么, 脸颊又是一热, 慢吞吞地走了过去,牵起了他的手。

  魏赦任由她牵引着,亦步亦趋地跟在她的身后。

  昨夜里种种犹在脑中挥之不去, 一大早魏赦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之中,清爽畅快,比打了一架还要酣畅淋漓。想她软软地在自己耳根旁求饶, 浑身的骨头仿佛都被她抽去了……

  漠河村的村外有一处小丘,地势由此稍多了几分峭拔。从此处望去,可见野外千里沃野,春淮河闪着玉带般的细润银光。薄雾霏霏,待到旭日渐融, 草数披露,葱茏而油然有光。

  沿着蜿蜒的步径而上,可见丘上蒙络茂密古木雪松,树根盘虬卧龙,深深扎入泥地,犹如巨龙飞爪遒健猛利。树冠肥厚如盖,浓阴翠绿,针叶凝露,滴滴欲坠,色泽饱满晶莹一如剔透明珠。

  魏赦的脚步停了下来,他望着那株参天古木,怔然无语。

  心中奇怪正像是什么时候见过一般,这棵大树对他而言有着甚为怪秘的亲切情感。

  见竺兰困惑地也随之停了下来望着自己,魏赦恢复了从容的脸色,微微噙笑,回视着竺兰,道:“此处是什么风水宝地?”

  竺兰沉默一瞬,看向身后的老树,“这是我的媒人。”

  魏赦脸上的笑凝住了,再也挤不出来。

  “你和他,就是在此处成婚的?”

  不待竺兰答话,他又摇头晃脑地啧啧点评,“太寒酸了。”

  竺兰不可置否。

  漠河村是个小地方,村民一直没什么广的财路,又因距离彭镇较远,原本当初被划入彭镇管辖之时,那边的县衙便有一千个不情愿,于是心安理得地做了撒手掌柜。多年以来,漠河村愈发贫穷落后,就连婚娶,也不兴铺张,常常是山里的野味换嫁妆,喜钱也不过只是一篮子鸡蛋而已。大家勤俭持家,也不觉得有什么。

  宣卿来的那时候,母亲已经病重,完全无法下床,更不消说当他们的媒人了。

  老村长倒是提议自己亲自上,但她怕宣卿不自在,于是偷偷摸摸拉了他,扯到这片小丘上来。

  当晚是个明媚的月夜,夕露沾裳,他犹若刀裁的两侧鬓角也滚了晚露,濯濯如月下之柳,清隽秀逸仿佛入画。到现在,竺兰都还记得那晚他的发誓的声音,一辈子呵护她爱她,绝不背弃誓言,否则人神共唾,万箭穿心而亡。她还没拦住,那么毒的誓言他就发出去了,于是竺兰又发了一个更毒的誓,作为补偿。

  此际一想起那毒誓,不禁一哆嗦。她毛孔战栗地望向魏赦,几乎想要祈求,今日太冲动了,不然改天再来?对着这老松,她没办法……

  “魏公子……”

  魏赦忽道:“宣卿可立了冢?带我去看看。”

  竺兰微微睁眸,犹如刑满释放,“嗯。”

  坟茔也距此地不远,下了丘东行一里便是。

  漠河村的人死了,都是埋在这儿,墓碑林立,草没两膝。魏赦的身影在碑林外停了片刻,才迈步,朝竺兰所指的方向涉了过去,脚步越来越快。

  最后他停在了墓碑面前。宣卿的,身旁则是竺兰的母亲。

  一个写着“未亡人立”,一个写着“不孝女立”。

  竺兰咬住了唇肉,一直逃避的不敢面对的旧时噩梦犹如重临心头,心上积了一层厚重的无法扫却的阴霾,但她只能走了过去。熟悉的两块碑,依旧立在这儿,风霜雨雪侵蚀之下,已多了细若蛛丝的隐隐裂痕,宣卿的一角更是已有泛青。

  竺兰的舌尖上涌起了一股浓重的苦味,眉眼耷了下去,黯然无比。

  “宣卿没有尸首,这只是一个衣冠冢。”

  她见魏赦埋头去除碑前杂草,提醒了一句。

  魏赦也没回头,道:“你找过吗?”

  竺兰眼睛发涩,“找过,但是没找到。那时我有了阿宣,胎像不稳,他们就不让我找了……”

  魏赦叹了口气,回头,用布满了软泥的手捏住她的小手,竺兰趁势便过来跪在了墓碑之前,魏赦看她眼眶发红,却在自己面前拼命忍着,像是怕自己发觉她心里还在意宣卿一样,魏赦心尖柔软,忍不住道:“这才是我们的媒人。”

  竺兰微愣,却见他一笑,竟真正正经经地朝宣卿磕了三个响头,随后,又对竺兰的母亲也磕了几个。

  作为真正的亲眷,为表对逝者的缅怀尊敬,竺兰当然只好跟着他磕头。

  魏赦磕得诚心,脑袋上多了一拳红痕,见她头脑昏昏地跪坐起来,忍俊不禁,“行了,礼毕。”在竺兰愈发的浑浑噩噩时,他又凑了过来,嘴唇几乎咬住她的脸蛋,亲昵地唤:“我的夫人……”

  原本还收不回心神的竺兰突然就呆住了,等她回过味来之后,杏眸滚圆,露出了些微愠色,“你……”

  魏赦起身,抱起了她,“地上湿,别着了凉。”

  说罢竺兰就被横着抱了起来,再也没有下地的机会。

  离开这片碑林之时,魏赦回头望了一眼,那于群碑之间显得最是静默的一个石碑,心中暗暗地忖道:你该安息了,从今以后,她交给我,我定会给她一世的幸福喜乐。

  回了老屋,竺兰忽想起了什么,眼眸发亮,“我想起来,我还有一坛酒!”

  她从魏赦怀里溜了下去,双足沾地,便兴冲冲地蹬蹬往外跑,像个孩子似的。

  魏赦扬起嘴角来,忍不住又泄露了满满的笑意。

  兰儿就是有情趣,本以来荒山野地的,没什么助兴的呢。大喜之日,怎能少了酒呢?

  虽然寒酸,但当务之急只是不能让她没名没分地跟了自己,至于隆重的婚礼,以后再补给她一个。总不能让她成了两次婚,却不能如同世间极其平凡的女孩儿那样,连个婚礼也没有。

  别人有的,她也不能少。

  竺兰取了酒,又兴奋得像只喜鹊似的跑回来,面含激动之色,立刻便要找抹布擦干净坛身的淤泥,令其重见天日,这让魏赦很是有几分怀疑这坛酒又和宣卿有关。不过他没问。

  竺兰道:“这坛酒我埋了有五年啦,终于启封了!”

  她解开酒塞,魏赦难忍好奇地凑近,登时一股清冽的酒香便扑了一鼻孔,魏赦扬唇,挑眉道:“桃花酒?”

  “正是!”竺兰道,“你和宣卿都有最灵的鼻子,一闻就知道是什么酒了。”

  魏赦微微蹙眉,几不可察地哼了一声,背过了身。

  竺兰犹如不觉,自顾自兴奋地倒了两碗桃花酒,酒色清纯,香气冷冽,泛着一股昭然春天的味道。

  她取了两碗,一碗递给魏赦,“尝尝?”

  魏赦接了过来她递的酒碗,低头尝了一口。冷峻的眉峰瞬时被暖融的酒水所化,现出了一丝淡淡的煦意。

  他脸色古怪地盯着那碗酒水左右瞧了半晌。但不得不承认,这坛不知道谁酿的酒,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看向已无法按捺馋虫的竺兰,她已是一碗又一碗,喝了足足有三大碗了,除了三房的婶母没见过这么能喝酒的女人,魏赦无奈地发笑,她喝完了酒,双眸闪闪,脚步虚浮,一头撞到魏赦怀中来,闷闷地道:“合卺酒……我和宣卿都没喝过的……你就不要生气了……”

  魏赦半是无奈半是好笑,“你拿宣卿酿的酒当我们的合卺酒?”

  竺兰挥了挥手,“都一样……也没有别的了……”

  魏赦只好不说话,放下酒碗,用自己的臂膀轻轻搂住了她的纤腰,将她整个人揽到怀里,免得滑落跌倒在地。

  这般看着,他的兰儿曾经也是个美好娇憨的少女,鲜活得像是春日的花,比天竺兰还要明妍美好。心脏感到了一丝细细的钝痛,令他难以忍住皱了眉头,将脸凑到了竺兰的脸蛋旁。

  竺兰仰着头,抱住了魏赦,嘟嘟囔囔了起来:“魏公子……”她打了个酒嗝儿,道,“我想阿宣了……”

  很想很想。之前在魏赦面前,她只能压抑,可是喝了酒,她终于肆意地说了出来。儿子从没有离开自己这么久,何况他们现在又被人追杀,说不担心怎可能?

  魏赦当然明白,他轻轻地哄道:“好,我带你去找他,一定把白白胖胖的儿子还你。”

  竺兰醉得晕晕乎乎的一塌糊涂,却还要喝酒,魏赦不敢让她再饮酒了,将人腰肢插了抱起,放她到床上,伺候她躺下,但竺兰还未躺下,先将他给拽了下去。魏赦只好压了上来,任由她搂着脖子胡乱地亲,嘴里轻轻呼着一个“宣”字。

  这个字有点刺,魏赦懊恼地撑臂起身,可不忍真的将她抛下,心头又爱又恨,刺道:“看清楚我是谁。”

  她闷闷哼哼的不说,魏赦皱眉,抛出了一问:“兰儿,告诉我,你爱我还是宣卿?就现在来说。”

  “唔……”竺兰头痛,面露痛色,魏赦狐疑地伸手替她揉了揉,竺兰立刻抱住了他的臂膀,甜蜜地微笑,“当然是你了傻瓜。”

  是真的醉了。魏赦吐出一口气。不过这个答案令他很是满意,也笑了一下,退去,替她脱了鞋袜,让她能好好地睡一觉。这段时日她也实在太累了,是该好好地醉一场,休息一下。

  他从石床便离去,转而去收拾竺兰留在桌上的狼藉。

  整坛的桃花酒启封之后,香味很快弥散了整间屋,还有两只残缺的碗,剩了一点酒。魏赦将酒塞堵上,取了剩下的酒,仰头饮尽。

  带着微微桃花涩意的酒水,滑入了喉咙。

  独特的后劲涌了上来,熟悉的浆果味道令他蓦然露出惊讶之色。

  这里的桃花酒的酿造手法里边,一定是有一道工序,将某种浆果捣碎了混入,那种水杏子酿酒几乎是莽山独有的手法,这辈子魏赦也只有在莽山才尝到过。

  在宣卿酿的桃花酒里,怎会有如此一股味道?

  魏赦皱起了眉头。听竺兰说起过,那个男人不过是一个做生意失败了的穷酸读书人,辗转流落到漠河村,现如今看来,只怕并不简单。魏赦又从酒坛里取了一小碗桃花酒,细细尝了一口,滋味于唇舌之间辗转不去,他眉间的痕迹愈来愈深。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份的小甜心兰儿和依旧不做人的狗子魏赦,新婚大喜~

  希望狗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不要后悔duangduang砸自己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