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好男儿>第41章

  梁石其实根本就没走,那会儿他正眼眶发红面目狰狞地立在院子的远端,手还握着腰间宝剑。他刚才一直以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可怕的昏头之事。他能想到的唯一补救就是用剑。他万分后悔,甚至都不愿让人再去见黄腾,只想让人立刻永远消失……

  只见黄腾乐呵呵地与周冲走出了屋门,那二人一抬头便看到了他。

  他立刻溜了,虽然知道应该是没事,还是忍不住会自责……回去抓紧时间补个眠不在话下。


第二十二回 赴沙长

  保住了潇城的粮草,让南征军稳住了阵脚。虽然仍有一战之力,黄腾已决定班师回朝。他们请奏皇上:占沙长、临江二郡结束南征。同时暗中分兵两路,瞒天过海:主力借道庐江郡直扑长江边的“顺天营”,另一路佯装主力沿水渠退往沙长,掩护主力撤退的同时控制已经退逃沙长城的皇三子。

  第二路分的兵马不多,但同样非常重要,需要技巧。

  黄腾打算隐秘地“逼宫”,突然让皇上别无选择,并且把可能的纷乱控制到最小。皇三子如果先于他回到皇上身边——想要他强硬的老父亲低头,场面肯定就要闹大了,并且变数也将增加无数——所以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分兵时,周冲主动请缨去沙长城,因为他与皇三子熟,处理起来会更有便利。

  黄腾同意了,唐鹤于是又命第三营第二队同往。

  潇城中的粮草,按优先满足主力退回春邱的需求进行分配,第二路兵马不能多带,要自己去沙长补给。

  唐鹤已下“周大将军令”,命黄熠从沙长城提前发出补给接应“主力”撤退。

  策略布置妥当后,两队人马各自从潇城出发,再见面,或许就是在京城大殿了。

  “第二路”三千余兵马的组成如下:

  第十营,分了管振将军一队护送大将军遗体回春邱,余下500弓兵步兵,补入了一队重骑,依旧是1000人满编,主将周冲。

  第三营第二队,皇城之战携带二辆战车全身而退的唯一主力步兵队,重步兵2000,主将梁石。

  三千人沿水渠徐徐往沙长郡进发。因为黄熠就在沙长城等他们,所以并不着急。

  另外,还有一支船队——七艘大型载货船,加若干小船,走水路跟随。船队正载着南征军标志性的仅存的三辆“金角将军”(一辆车要两只大货船分运)。

  梁石与周冲变又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不过这次不再是上下级。

  唐鹤其实反对周冲走这一路,所以专门让梁石同往盯着,以防万一。

  梁石于是每时每刻,寸步不离地跟着人,到现在已经七八天了,感觉自己比先前是对方的副将的时候还夸张,比侍卫还累。他自己是觉得没必要了,但为了确保不再犯“不谨慎”的错,他脑子里强行上着一根弦。

  唐鹤还提醒他多留个心眼儿,别最后反而被周冲捉去送了黄熠。

  这真的会发生吗?

  梁石坐在树下看“可疑人物”射箭:大部分的时间是空拉弦,反复地练某个动作、瞄准,最后也会真的射几箭,也不知道在射什么:树干、树叶,还是鬼影?射死过鸟。每日下营后,趁夜色未落,周冲都会消失这样一段时间。作为对方甩不掉的“小尾巴”,只有梁石知道是去干嘛了。周冲告诉他是因为“失手”的缘故要练习。

  “春邱第一箭”,大概是觉得当钱英雄等人的面练射箭丢脸,所以天天躲起来练。(正确)

  不过梁石还是挺佩服,因为换做自己,“失手”这样一次,这辈子怕是不想再摸弓了。

  他看着周冲摸出了一支箭。箭,离弦而去,惊起了林中一个动静。下一瞬,摸箭,拉弓,一气呵成,“啪”地一响!第二箭比第一箭快n倍,梁石还在找是什么被惊动了,周冲已经射中了。“厉害!”他不由喝彩,现在才看清是一只小雀。

  周冲哼一声,弯起嘴角——这表情像得意,又像是不满意,再摸出来一只箭,这一回,转过身瞄准了他。

  “做什么。”梁石眯起眼。

  “中你耳边半寸,别动。”

  梁石立刻想起了曾经贴耳而过的飞矢——当年吓得他不轻。“你大爷的……”

  对方瞄了半天一直没放箭,他已经全身僵硬得快累死了。

  周冲放下弓,笑叹口气:“你还真是不怕啊?”想当初,他甚至没招呼人“别动”,如今,却连箭都放不了。

  “好端端的,你找鸟练去不行?”梁石没好气地爬起,“回去吧,天已经黑了。”

  “唉!鸟儿我随便中,你不都看见了?我得练过你这关才行……”周冲说着去树林里捡那两只箭,边走边又在瞄准、比划。

  梁石看那神经兮兮的样子也算明白了:感情是有了“心魔”,非拿人来练才能克服。

  周冲背好弓箭,笑着返回,手里还抓着那只没手掌大的小雀:“打个牙祭,塞牙缝都不够。”

  梁石早等不及想走了,回过头:“你练几次能过?”

  “啥?”周冲追将上来。

  “胳膊边半寸。下回准备好了说。”

  “啊?那肯定要耳朵边上才行啊!”周冲睁大了双眼。说实话,不是挑战非生即死的压力,对他来说意义不大。